DeepSeek:人工智能的微信时刻?

短短一周,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开发的DeepSeek火爆出圈。它不仅拿下了美国中国区App Store免费榜的双料第一,还成为首个超越OpenAI ChatGPT的AI助手类应用。


短短一周,外媒用“震动硅谷”形容其带给美国的行业震撼。英伟达罕见发表声明,称赞R1模型是“一项出色的人工智能进步”。然而这家中国初创公司的崛起,直接引发英伟达股价暴跌17%,让华尔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意。

DeepSeek的“奇袭”不仅仅是一家公司的胜利,更是AI版图重构的信号。这一变化的背后,隐藏着哪些颠覆性信号?AI的未来,是否正被重新书写?

超级应用破局:AI的“微信时刻”已至

回望2011年的春节前夕,微信以“连接一切”的野心悄然诞生。最初,它只是科技圈的一个小热点,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但它悄悄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从通讯工具变成了社交、支付、购物、办公的核心平台,最终成为中国数字生活的基础设施。微信的崛起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技术只有融入日常,才能引发革命。

2024年的春节前夕,DeepSeek正在复制这一轨迹。“探索未至之境”的口号,不只是技术的承诺,更是AI迈向全民普及的宣言。今天的AI,恰似早期互联网,技术封闭在实验室,被少数巨头掌控,普通人望而却步。DeepSeek的出现,正在打破这一僵局——它不仅仅是一个AI模型,而是一个潜在的“超级应用”,正在将AI从实验室拽入人间烟火。

想象一下,未来你的手机里不只有微信,还有一个“无所不能的AI助手”——DeepSeek。 它懂你,比日程表更聪明,比备忘录更主动,比搜索引擎更贴心。它可以帮你整理一天的行程,用最自然的语气回复你的消息,代替你写邮件、总结会议,甚至在你深夜失眠时,陪你聊天,像一个真正的知己。AI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你生活中的“第二大脑”,随时随地,触手可及。

也许不久的将来,每一部手机的默认应用里,“微信”旁边都会新增一个“DeepSeek”图标。它将像微信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AI真正普及的标志,定义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才是AI的“微信时刻”。

开源模型:众人拾柴火焰高,AI界的新“民主革命”

杨立昆(Yann LeCun)一语道破了DeepSeek成功的本质:“中国超越美国?错了!真正的故事是开源模型在超越专有模型!”此话一出,简直像是给全球AI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此前,国内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为代表的一派,坚决认为开源路线打不过闭源路线。缺乏商业化支撑的开源模型,会在往后的竞争中差距越拉越大。

曾几何时,AI的“超级宝藏”牢牢掌握在少数科技巨头手中。想用最强大的模型?得花大价钱购买专有技术,一切都被锁在实验室和商业合同里。但DeepSeek以开源之名,打破了这堵高墙——“今天,我们正式发布DeepSeek-R1,并同步开源模型权重”,短短几行字,宣告了一场“AI界的闪电战”。它用开源生态下的低成本、高迭代速度,让传统AI巨头措手不及。


这不仅是中国AI的突破,更是一场全球范围的技术革命。开源模型让AI民主化,每个开发者都能像使用家电一样,轻松调用强大AI工具,不再受限于大公司设下的门槛。技术不再是封闭的资源,而是创新的公共财富,AI的进化速度因此被大幅提升。DeepSeek正在证明:在这场AI竞赛中,谁能共享,谁就能赢得未来。

让我们来看看英伟达高级科学家Jim Fan(范麟熙)是如何评论Deepseek的,“不管你喜欢与否,AI的未来不会是被‘安全委员会’控制的瓶中精灵。每个互联网用户都将能在他们的‘烤面包机笔记本’上运行高阶模型”。随着计算能力的普及和算法的优化,未来每个普通用户都能够在家用设备上运行高阶AI模型。这不仅意味着技术的民主化,还预示着算力平民化将催生百万级创新。

这种趋势已不可逆,就像计算机从庞大昂贵的机房设备,演变成如今人人手持的智能手机。借助模型瘦身技术,R1模型可覆盖全球12亿台低端设备,甚至可能在十年前的小米手机上流畅运行。AI不再是高端研究机构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手调用的工具。正如Jim Fan所言,这是顺势而为,而非可以逆流而上的局面。

年轻人的AI革命:经验重要,但激情和创造力更重要

DeepSeek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一场年轻人的胜利。在全球AI巨头鏖战正酣之际,最先冲破壁垒的,竟然是一群年轻人。与其堆砌“经验丰富”的老将,梁文锋选择了一群基础扎实、创造力强、对AI充满热情的年轻工程师,正是这一选择,让DeepSeek用极低的成本,实现了对巨头的弯道超车。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