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大学生生活费不够,1500块根本活不到月底




在社交媒体上,只要出现有关大学生生活费的讨论,任何数字就能引发热议。

有大学生列出账单力证,每个月1500或2000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花,却被质疑“为什么不去兼职”。一位母亲认为每月1500元的生活费已经足够孩子开销,但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一句冷漠的“没钱别生”。而在这些帖子的评论区,网友们也陷入“1500够用”或“没有4500活不下去”的激烈辩论中。

在这场网络喧嚣中,既能看到两代人的观念差异,也有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消费观带来的参差。

01

大学生需要多少生活费?

一名大学女生曾发帖控诉,因为父母一个月只给她1200元的生活费,让她哭了一个晚上。“吃饭已经要1000了,还有水费话费电费网费,回家还有车费,女生需要的卫生用品、沐浴露等等,根本不敢想要怎么活。”然而在跟爸妈倾诉之后,她得到的却是爸妈的不理解。

类似主题的帖子往往引发大学生群体的共鸣。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生活费不足不仅意味着日常生活的拮据,也会带来自卑感。

有网友写道:“从开学刚认识的时候,我就意识到了,我就是整个宿舍最穷的人”,“她们都挺外向挺自信的,但是我因为穷很自卑,所以她们聊衣服、化妆品时我一直都是假装不感兴趣,越来越沉默。”这段描述吸引了近8000条评论。

然而,当大学生抱怨1000多元的生活费太少时,评论区也充满父母辈或已毕业群体的质疑和批评,类似“我们当年每月600就够花了”“大学生的任务是学习而不是享受”这样的评论屡见不鲜。




图源:小红书

一名普通大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到底需要多少钱?

这个问题看似每个大学生和家长都能回答,但实际上因为年代、地域、阶层的差异,大家给出的答案可能差别巨大。

通过收集不同年份的调查数据,我们发现,从1994年到2020年,大学生月均生活费的绝对数字增长了七八倍,从200多元增长到近2000元。而在此期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增长仅一倍左右,也就是说,大学生生活费的增速远高于物价水平的增速。

尽管生活费涨了这么多,但不管哪个年代,多数大学生依然会认为自己过得很拮据。艾媒咨询202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七成以上的受访大学生月均收入和支出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收不抵支的情况时有发生。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