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局烂牌到美国名校全奖博士 妈妈的选择改变我

大家好,我是张骏。


我有两个生日。一个是2003年1月23日,那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日子;另一个是2005年6月11日,那一天,我的人工耳蜗开机,我第一次真正听见了这个世界的声音——

我称之为自己的「听觉生日」。

我出生时被诊断为重度听障。在母亲两年的坚持与奔波下,我终于在2岁那年,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重返有声世界。



■小学第一节课,我和健听孩子们坐在一起(左),到高中毕业的照片。

然而,听见只是开始。由于语言发育窗口期的错过,我的语言能力落后同龄人两年。医生曾警告:「六岁前不开口,终生难言。」

但真正的挑战,并不在于「听不听得见」,而是「能否变成普通人」。

从此,我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从那时起,妈妈教给我的第一课「争取」成为了我生命中最核心的关键词。

每一次「不好意思打扰了」的主动联系里,都藏着人生的转折点,我在高中、大学里主动找老师、联系教授,盘资源,争取机会,两年读完四年制纽约大学,今年去美国西北大学读全奖博士。

不管开局拿到一副什么样的牌,「争取」让我打出属于自己的王炸。



这是谷雨星球的听听孩子们的真心话系列,用真实的故事缓解焦虑,找到方向。尤其是在动荡的大环境下,


1、「土方法」的科学性

人工耳蜗,是为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设计的植入式电子装置,能够通过电极直接刺激听神经,实现「听见」的奇迹。它不是放大声音的助听器,而是一位「声音翻译器」。

我的童年,重复的语训练习、机械的发音模仿和旁人异样的目光,构成了我的日常。

比如,我小时候学不会/k/和/g/两个音,无奈之下,妈妈想出了一个土办法:她让我一遍一遍的喝下一整杯自来水,让我尝试通过发「ge~」的音来颤动喉咙让水在喉腔翻滚。

在一次次呛到呕吐后,我终于学会了发g和k两个音。



[加西网正招聘多名全职sales 待遇优]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视频:美国各地爆发大规模反川普游行 特朗普大阅兵之日美国明尼苏达州议员遭暗杀
    金融时报:中国延迟批准350亿美元美国半导体并购案 突发:美国民主党议员遭刺杀 1死1伤
    特朗普承诺被考验 以色列打伊朗 美国会被拖下水吗? 美国15岁女孩好心喂食40只狗 惨遭围攻致死
    美国从未如此冷漠 没有对以色列表达任何的团结 美国交通部拟为自动驾驶汽车"松绑",希望....
    父死后蒋经国突然来这一手 宋美龄赶紧飞美国 以色列狂轰 伊朗导弹回击 中东火爆 美国否认参与
     推荐:

    意见

    当前评论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欢迎您发表您的看法。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 *: 
    安全校验码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Copyright © 温哥华网, all rights are reserved.

    温哥华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