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寡老人过世 遗产判给无血缘关系
老人名叫杨启本,1930年生人,是一名在太仓的聋哑人。他身边的晚辈们是顾家人,和他并无血缘关系。但从2014年到2021年,顾氏的三个兄弟悉心照料了杨启本的晚年。
2021年,老人去世,这段故事原本将被埋没。同年民法典新增的遗产管理人制度,让他们的人生重新被看见——因杨启本遗留的财产无人继承也无人受遗赠。太仓市民政局依据法院判决书,将杨启本留下的遗产悉数分配给了顾家三兄弟,肯定了他们的善举。

杨启本与顾家人的全家福。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蕾 摄/翻拍
固定之约
一处长长的小巷子,转弯通向13号楼栋,楼栋的白墙下留着青苔印记,杨启本曾独居在此。推开1楼的门,是两间卧室,厨房摆着过去的瓶瓶罐罐、储物间塞着储存衣服的老式皮箱。
独自生活时,杨启本会捡起年轻时的手艺,他在上海学过红帮裁缝,后来进了太仓服装厂工作,直到退休。家中橱柜里有他的裁缝尺、眼镜、剪刀和其他工具,他给顾家兄弟做过袖套。
家中摞得整齐的相纸是杨启本与顾家晚辈的合影,记载着他们从2013年到2017年的变化,有几张相纸背后,老人一笔一画地写下照片上每位成员的名字以及照片拍摄地。站在最中间的老人似乎享受着小辈环绕的幸福。

杨启本的裁缝用尺。
追溯起顾家和杨家的渊源,那是上两代时就结下的联系。顾氏三兄弟的奶奶是杨启本的奶娘。“在乡下,吃了奶就当干儿子一样”,顾家老二顾永芳说,他从奶奶那得知,杨启本生于太仓,出生时是健康孩子,4岁那年发高烧,烧坏嗓子,说不了话,成了聋哑人。按辈分,他管杨启本叫叔叔。顾家三兄弟年少时,常跟着奶奶一起去杨家。逢年过节,双方都会来往。
杨启本姐姐叫杨碧梧,大他1岁,曾是太仓市总工会的干部。顾永芳记得,他人给杨启本介绍对象,杨碧梧说,弟弟聋哑,如果再找个聋哑,生下来再聋哑,这就不好了,便没让弟弟找对象。
杨碧梧也一直没有结婚。1983年,姐弟俩年过五旬,一起搬到府东社区实小弄的房子里,互相依靠。两人年纪渐长,家里换灯泡、安窗帘之类的杂事需要人帮忙,便会喊顾永芳和其他兄弟来。
2006年5月,杨碧梧中风,需住院治疗。除了护工照料外,原太仓市总工会机关工会主席袁琦光告诉《今日说法》,杨碧梧住院期间,杨启本一直陪护。府东社区副主任朱晔回忆,杨碧梧在卧床住院许久后提出,自己走了后,需要总工会和社区帮忙照顾弟弟。顾永芳说,他和哥哥弟弟也受到了嘱托。
[物价飞涨的时候 这样省钱购物很爽]
分享: |
注: | 在此页阅读全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