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02 | 來源: BBC中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尼泊爾 | 字體: 小 中 大
當地社區精心修復了珞曼塘遭氣候破壞的寺廟。
極端天氣正威脅著這些美麗的14世紀藏傳佛教寺廟,但當地藏民正在應對挑戰,努力想保護它們。
扎西貢嘎(Tashi Kunga,音譯)站在葛秋德(Kag Chode)寺廟前,這座寺廟建在道拉吉裡(Dhaulagiri)深山,靠近尼泊爾與西藏的交界處。藏人僧侶的深紅色袈裟在雨中閃耀著光芒,他們講述著有關蓮花生大師與惡魔戰斗的古老傳說。
傳說幾個世紀前,壹只惡魔在西藏的壹座寺廟上造成了嚴重破壞。蓮花生大師追逐惡魔南下到尼泊爾的上木斯塘(Upper Mustangi),並在壹場激烈的戰斗後打敗了惡魔,將惡魔的屍體殘骸埋藏在整個山脈之間。木斯塘的民眾通過在惡魔的身體部位上修建寺廟來紀念這片神聖的土地。
扎西貢嘎指著那些窄巷、古老的寺廟和裝飾著祈禱旗的平頂屋頂說:“就在那個惡魔的心髒位置,珞曼塘(Lo Manthang)的首府在1380年建立了。”
這座城市是世界上最後壹個中世紀城市的遺址。
數個世紀以來,居住在這個位於青藏高原上的偏遠地區的原住民珞巴族(Lobas)壹直在此繁衍著後代。該地區最珍貴的遺產就是這些被當地人稱為“貢巴”(Gonpas)的寺廟。但近20年來,這些可以追溯到14世紀的寺廟開始倒塌。
由於氣候影響,尼泊爾木斯塘的古老佛教寺廟開始搖搖欲墜。
許多專家們因此發出警告,將這些崩塌歸因於氣候變化的嚴重影響。有數據顯示,該地區的風暴和降雨強度顯著增加。而降雨增加使得壓實土建築物受潮,因為土壤中的水分向上滲透到牆壁中,導致屋頂漏水和濕氣上升等問題。
“對於我們佛教徒來說,寺廟中的繪畫和文物本身就是神明的具體體現,我們無法崇拜壹尊半毀的偶像,”貢嘎告訴記者。
他補充說,“沒有人來修復它。我們的遺產正在逐漸消失。我們認為神明對此感到憤怒了”。
修復佛寺
佛寺長期以來被尊崇為藏族文化的基石,它們不僅是創造和保護有形文物的重要樞紐,也是保存深厚智慧傳統的關鍵場所。
然而,前所未有的天氣模式對其文化遺產構成了威脅,現在當地社區成員開始踏上了修復之路。藏民們學習各種技能,包括加固牆壁、制作金屬雕像和修復繪畫等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