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4-05-05 | News by: 王赫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其四,P2P清零,金融难民无数
P2P(peer to peer lending)是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借助网络信贷平台,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的人群。中国P2P萌芽于2007年前后,2011年后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15年12月底,P2P行业运营平台达2595家,全年问题平台896家,全年成交量9823.04亿元,行业贷款余额4394.61亿元,平均借款期限6.81个月,行业投资人数与借款人数分别为586万人和285万人,人均投资金额和人均借款金额分别达7.5万元和15.42万元。但这时P2P平台频繁爆雷,行业规模急剧萎缩,开始走下坡路。2018年银保监会将P2P纳入监管的范畴当中。2019年,全国已有九个省市对辖内网贷机构的P2P业务进行清退取缔。2020年11月中旬,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完全归零。但是,截至2020年6月,网贷平台“还有出借人的8000多亿元没有回收”,金融难民无数,当局却不了了之,后遗症巨大。
其五,地方金融乱象纷飞,当局被迫重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
中共强调金融管理是中央事权、党中央对金融事业集中统一领导。但地方发展需要本地金融支持。2002年上海成立全国首个省级金融办,之后十年全国31个省级政府都成立了金融办。金融办的定位是服务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协调金融资源,向地方政府负责,按照地方要求工作。中央做了一定妥协,划归地方监管“7+4”地方金融组织。其中“7”是指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4”是指投资公司、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等。但事实上,地方金融监管流于形式,造成地方金融乱象纷飞。在巨大压力下,2023年当局提出重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方案:“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一个突出的例子,十年前地方金融交易所野蛮成长,甚至一个省云集数家地方金交所;如今,全面清退的大幕开启。但是,数量超3万家的“7+4”地方金融组织如何监管,仍是一道难题。
其六,高风险的村镇银行
2022年,河南4家村镇银行在几乎同一时间毫无预警地关闭线上取款和转账渠道,使到储户无法提取存款。中共银保监会表示,该案起因于银行股东内外勾结。该事件涉及数百亿元人民币资金和四十万储户。储户至今仍在组织数次维权和抗议活动,影响广泛。此事件表征着村镇银行的生存困境。2006年末原银监会在六个省(区)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试点,当初是为了支持“新农村”建设以及扶持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不过设立村镇银行的这个逻辑比较牵强,因为原来农村信用社的定位就是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为社员之间融通资金服务。但村镇银行设立门槛非常低,而且对所有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都放开,它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到2021年已经有1600多家村镇银行,基本上覆盖了全国所有省份。可是,村镇银行的问题非常多、风险非常大。央行统计,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有122家村镇银行被列为高风险机构,占全部高风险机构的29%左右。华安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村镇银行2020年不良贷款率高达4%,远高于其它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被认为是中国金融机构中最脆弱一环。另一方面,截止到2021年底,全国农村商业银行1596家、农村信用社577家,两个加起来已经超过村镇银行了,而且服务对象和定位几乎一模一样,但农信社历史更悠久、根基更深。这些都使村镇银行存在的必要性大受质疑。
其七,外汇领域的三大问题
第一,中共长期囤积外汇,拥有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包括1万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然而,俄乌战争爆发72小时内,美国就冻结了俄罗斯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如果中美冲突或战争,中国外汇储备和海外资产的安全大成问题。1950年12月初美国宣布对中国实行严厉的“封锁”“禁运”,中共则努力从西方国家“抢运”“抢购”物资,到1951年联合国通过对华禁运法案时,中共已经把积存的外汇全部用出。今非昔比,这种幸运不会再度光临中共。第二,尽管年年经常项目顺差,但2014年以来,中国海外净资产总是2万多亿美元,累积的经常项目顺差到哪去了?中国虽是全球第三大净债权国,但中国的投资收益是负的,2022年中国投资收益逆差就达2031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借钱给他国反而还要倒付利息。这与美日形成鲜明对比。第三,“汇率超调风险”。2015年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三次“破7”,几个月就回到7以下;但2023年5月“破7”后就常态化了,人民币汇率走向让人提心吊胆。
其八,股市五十多次的“三千点保卫战”
A股被称为“垃圾股市”。不仅没有办法把最好的企业做IPO,上市之后还把好企业变成坏企业,股市称为上市公司的提款机。各国股市都是本国经济的晴雨表,中国股市不是。自2007年以来,上市公司超过5000家,市值规模超过80万亿(世界第二),但上证指数就是在3000点长期浮动,“三千点保卫战”发生了几十次,甚至2024年1月18日、22日,沪指两度跌破2800点。当局推出的全面注册制改革,没有配套制度跟进,走向反面,导致A股一下多了1000多家上市公司。今年4月,当局推出新“国九条”。这些措施是必要的,但远远不够,必须重塑基本制度上,调整利益格局,根本性改变现行的经济政策,奉行“竞争中性”理念。可等于要革当局的命。-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