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4-05-05 | News by: 王赫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其九,债市问题重重
第一,债市分割。1981年国库券第一次发行,拉开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序幕。目前债市总规模超100万亿元(世界第二),但却割裂为银行间、交易所、柜台交易等市场。统一债券市场迄今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第二,流动性低。长期以来,中国债券市场换手率(交易量/托管量)基本维持在250%—300%之间,国债换手率则稳定在200%左右,而发达国家普遍在1000%以上。市场不活跃,难以有效地在交易中发现债券的合理价格、准确定价。这也决定了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编制不够成熟、应用不够广泛。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市场基础与发达市场相比差距甚大。第三,债券评级不可靠、可信。特别是近两年AAA级等高信用等级债券“爆雷”,令行业公信力大受质疑。第四,中国债券大多被金融机构购买并持有(占比长期保持在65%以上),致使债券市场较难发挥其提高市场化水平的功能,而且扭曲了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并且,发生在债券市场上的风险和发生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风险可能相互外溢。第五,对实体企业支持力度低。截至2023年末,债券市场信用债余额为46.3万亿元,其中企业债、公司债合计为13.3万亿元,占比仅为28.78%,且企业债主要以城投债为主,据华福证券研报数据,民企债存续规模占比仅为3.94%。甚至,民企净融资规模连续多年为负,2021—2023三年约-6000亿。
其十,金融体系低能,金融腐败猖獗,金融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金融的一大功能就是实现资金融通,但据中共央行的数据,从2020年初到2024年1月,住户存款共增加58.24万亿元,其中82%是定期存款,这四年新增存款总额相当于2009年到2019年总和;住户存款余额在最近4年也保持增长,从2020年底的152.84万亿元增长到2023底年的196.93万亿元,增长了32.4%。可见,中国金融系统将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资金的效能太低(当然还有其它原因)。其次,中国金融系统的腐败触目惊心。仅从当局金融反腐来看,2022年70余名被查;2023年超过100名,涉及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银行系统被查干部占近七成,其中五大国有行被调查干部达36名;进入2024年,各级金融机构官员密集落马。金融腐败极大推高了金融风险。总体上看,中国金融体系低能,叠加金融腐败,再加上经济大盘动摇、国际经济环境恶化,而当局缺乏有效应对,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越来越大。
结语
中国金融体系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极端的银行导向(金融机构资产中银行资产占比超过90%);第二,是政府而不是市场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三,相对封闭。这就决定了中共的金融政策对中国金融和经济的影响无与伦比。但是,中共政局向左转也使其金融政策日益僵化、丧失现实应对能力,导致中国金融业向危机奔去。-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