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06 | 來源: 市界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海底撈 | 字體: 小 中 大
2022年下半年,餐飲消費回暖,海底撈啟動了“硬骨頭計劃”,對部分打入冷宮的店進行重啟接客。2022年,有48家之前關停的餐廳恢復營業,2023年又有26家。
至此,海底撈盲目擴張的步伐,在楊利娟的帶領下完全換了壹個風格,變得謹小慎微。
壹方面是內部降本,另壹方面,海底撈把“撈”字發揮到極致。公司把看完演唱會的粉絲們拉來店裡吃火鍋,並嘗試推出了商場試吃、暑期宵夜、露營火鍋、校園火鍋等就餐方式,試圖滲透到年輕人消費場景的方方面面。
2023年11月,海底撈員工以“科目叁”舞蹈的形式與顧客互動,視頻在抖音平台獲得點贊量超6000萬,播放量超50億次, 為公司引來壹大波流量。
壹系列舉動下,2023年海底撈不僅營收利潤大漲,最能體現餐飲店面生意興旺程度的翻台率,也從2021年、2022年的3次/天,提升至2023年的3.8次/天。
對應著價格走低,從區域上,叁線及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場成為海底撈新的掘金地。
截至2023年底,海底撈門店數量共計1374家,除港澳台的23家外,壹線、贰線、叁線及以下城市門店數量分別為232家,538家,581家,壹線城市的全年收入貢獻只有18.3%,而贰線城市、叁線及以下城市的收入貢獻都接近40%。
有餐飲人士指出,楊利娟拯救海底撈的過程,其實沿用的是最基本最樸素的邏輯,降本、降價、增加客流。方法雖然簡單粗暴,結果卻是最奏效的。這與她草根出身的經歷有脫不開的關系。
02、張勇放心,員工服氣
在餐飲界,楊利娟的故事頗為勵志。她被稱為最牛服務員、張勇帶出的大徒弟。1978年生人的她,如今46歲,起初只有小學文憑,卻走通了壹條從服務員到年薪千萬CEO的身份躍遷之路。前提是,她把29年的歲月都獻給了海底撈。
1994年,國內第壹家海底撈火鍋店在肆川簡陽正式開業。彼時,楊利娟只有16歲,正是學知識的年紀,卻因為要幫家裡的哥哥還債,被迫輟學打工,到簡陽市壹家餐館當服務員。如果沒有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的到店光顧,楊利娟以後的人生,很有可能就固定在那個充滿平凡、貧窮色彩的軌道裡了。
張勇注意到,楊利娟雖然年紀不大,但幹活利落,人也機靈,閒聊中他得知,楊利娟壹個月的工資只有120元,便開出了壹個更高的數字160元。楊利娟沒有立即答應,次年,飯店老板要離開簡陽去外地,楊利娟才沒再繼續幹,轉而入職海底撈當服務員,那壹年,她17歲。
家中債務並沒有因為她高出的20元工資有所緩解,反而是債主的上門催債讓形勢更差。有壹次,楊麗娟為壹筆800元的急債,急哭了,張勇用公司的錢幫她解決了這件事,而且當年年底資金照發,沒少楊麗娟壹毛錢,楊利娟當即下定決心,“從今往後,海底撈就是我的家”。
從這之後,楊利娟先後完成了從基層服務員、領班、門店經理的職位轉變。1998年,張勇交給她壹件重任,去西安開店。
南方與北方在飲食口味、服務方式上有很大差別。在異地,而且是異地首店,這對楊利娟來說挑戰不小。她自學打字和電腦系統用來運營門店,靠去電線杆上貼小廣告和大街上拉人來提升客流,和同事壹起研究出清油麻辣鍋底以適應當地人口味,讓海底撈在西安市場站穩了腳跟,邁向開向全國的第壹步,也讓楊利娟真正進階至管理者身份。
往往,從基層升上來的高管,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務實。比起擅長紙上談兵的務虛主義,務實主義的經營風格更注重效果而非形式。楊利娟就是這樣的角色,張勇對她放心,員工也都對她很服氣。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壹位老員工曾這樣描述,“楊姐的號召力和威望是贰拾多年來壹點壹滴沉澱下來的。基本上沒有任何人可以比得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