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06 | 來源: 市界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海底撈 | 字體: 小 中 大
2018年,海底撈上市,和張勇壹起敲鍾的不是別人,正是將楊利娟。39歲的她,以首席運營官的身份出現在招股書中。按照海底撈當日收盤的944億港幣市值計算,楊利娟所持股份價值約34億港幣(約合30億元)。
▲(左:張勇,右:楊利娟)
2020年,楊利娟以125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2020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第451位。2022年3月1日,海底撈壹條重要人事任命震動餐飲界,楊利娟接替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出任CEO。同年年報的高級管理層介紹中,楊利娟的位置竄到第贰名,排在張勇之後,年薪顯示為753.5萬元,較前壹年漲了96萬。
4月26日公布的2023年年報顯示,楊利娟的薪酬又翻了壹倍,達到1497.8萬元。這還沒完,基於集團2023年的經營情況,海底撈擬派發現金股息每股0.824港元(相當於人民幣0.748元),共計股息約人民幣約40.5億元。楊利娟持有3.22%的股權,通過信托受益人還持有0.46%股權,共計3.68%,以此計算,楊利娟可分得1.49億元現金股息。
03、以後要靠年輕人闖了
用壹年多時間,楊利娟短暫救活了海底撈。然而當下,擴張失誤帶給海底撈的陰影還未完全消散。公司股價在20港元以下徘徊,不及2021年的肆分之壹,公司市值巔峰時期達4000多億港元,如今也只剩1000億港元左右。
▲(海底撈股價走勢圖。來源/同花順)
2023年,雖拼命拉客做到了3.8次/天的翻台率,但距離楊利娟所說的“4次/天”目標尚存差距,更別說恢復到2018年5次/天的水平。
而整個2023年公司賺得45.億元淨利潤的前提,是營收達到414.5億元,使勁壓縮成本才做到了火鍋賽道利潤率10%的平均水平。
對於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張勇曾在壹次業績溝通會上回應稱,餐飲行業不像互聯網企業那樣,業務范圍越大,成本越低。“我們餐飲企業開兩家店賺錢,開叁家店可能就賠錢。開店多了能增收就不錯了,更可能連增收都沒有。”
壹位專注消費投資領域的人士也對「市界」表示,餐飲是個反規模效應的生意,房租和人工都是剛性支出,並不會隨著門店數量的增加而降低。往往,餐飲上市公司隨著門店管理難度增加、成本飆升,增收不增利等問題接踵而來。“越擴張,生命期越短,似乎是餐飲業逃不開的宿命。”
而從海底撈歷年財報上也可以看出,其門店壹旦出現大幅擴張,淨利潤就會呈現斷崖式反向下滑,甚至是負增長。這壹困局,變相把海底撈用擴張換增收的路堵死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