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08 | 來源: 驚蟄研究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比如說,後疫情時代,國外很流行睡眠旅游的玩法,主要是為了得到更好的睡眠質量和作息調整。因此,旅游行業就相應地推出了相關的旅游套餐產品,其中可能包括多次SPA護理、多次瑜伽課程等,以幫助旅行者放松身心,促進睡眠質量的提升。”
作為正面案例,近幾年,旅修度假型酒店和旅修主題型民宿在及時迎合消費者需求方面的表現就很突出。
比如洲際集團旗下的成都六善酒店搭配了水療中心,還提供太極表演、聲音療愈、面部瑜伽等免費預約項目,主打“避世野奢”,遵循慢生活理念。蘇州陽澄湖畔的音昱水中天結合“正念修行之家”理念,設計了音療與冥想空間、水療中心,每年還會舉辦藝術療愈節。
*某瑜伽品牌與度假酒店、民宿合作的旅修項目
在療愈經濟的蓬勃發展態勢下,盡管旅修當下還存在很多未知,但對文旅行業而言卻是值得壹試的新機遇。
據全球健康研究報告預測,全球療愈經濟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身心靈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7萬億美元。而在中國,預計到2025年,療愈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04億。
幫助消費者緩解焦慮和孤獨,已經是當下社會常見的心理需求。療愈經濟相關的品牌和服務可以通過滿足消費者的情緒價值,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撫慰,從而促進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旅修作為療愈經濟的壹種新形式,也給消費者和文旅行業帶來了更多價值。
*文中康康、小羅均為化名。-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