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15 | 來源: BBC中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烏克蘭危機 | 字體: 小 中 大
奧爾加看到她的臉出現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的各種影片中。
“我不希望任何人認為我曾經說過這些可怕的話。用壹個烏克蘭女孩的面孔來宣傳俄羅斯,這太瘋狂了。”
奧爾加·洛伊克(Olga Loiek)看到自己的臉出現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的各種影片中,而這些影片由網上簡易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工具制作。
“我可以看到我的臉,聽到我的聲音。但這壹切都令人毛骨悚然,因為我看到自己說了壹些我從未說過的話。”這位就讀於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21歲學生告訴BBC。
使用她肖像的賬戶有幾拾個不同的名字,如索菲亞(Sofia)、娜塔莎(Natasha)、艾普麗爾(April)和斯泰西(Stacy)。這些“女孩”說的是奧爾加從未學過的漢語普通話。在影片中,她們看上去來自俄羅斯,談論著中俄友誼或推廣俄羅斯產品。
“我看到90%的影片都在談論中國和俄羅斯以及中俄友誼,像我們必須成為強大的盟友,還有食品廣告。”
其中最大的壹個賬號是“娜塔莎進口食品”,其擁有30多萬關注者。“娜塔莎”說著“俄羅斯是最好的國家。可悲的是其他國家都在遠離俄羅斯,俄羅斯女人想要來中國”之類的話,然後開始推銷俄羅斯糖果等產品。
這讓奧爾加感到憤怒,因為她的家人還在烏克蘭。
但在更廣泛的層面上,她的案例引起了人們對這項發展迅猛的技術所帶來危險的關注,如何監管和保護人們已經成為壹項真正的挑戰。
從YouTube到小紅書
奧爾加的說普通話的AI模仿者在2023年開始出現——就在她開設了壹個不定期更新的YouTube頻道之後不久。
大約壹個月後,她開始收到壹些人的信息,聲稱在中國社交媒體平台上看到她說著普通話。
出於好奇,她開始尋找自己,並在中國類似於Instagram的平台“小紅書”,以及類似於YouTube的視頻網站嗶哩嗶哩(Bilibili)上發現了與她相似的AI人物。
“有很多這樣的(賬戶)。有些賬戶的簡介裡有俄羅斯國旗之類的東西。”奧爾加說。她稱,到目前為止,她已經發現了大約35個使用她肖像的賬戶。
在她的未婚夫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關於這些賬戶的情況後,她聲稱被用於制作這些AI肖像的AI視頻生成平台HeyGen做出了回應。
他們透露,已經有4900多個影片是用她的臉生成的,並表示該平台已經禁止再使用她的肖像。
該公司的壹位發言人告訴BBC,他們的系統被侵入以創建了他們所謂的“未經授權的內容”,並補充稱,他們立即更新了安全和驗證協議,以防止平台被進壹步濫用。
但香港大學副教授張湖月(Angela Zhang)說,奧爾加的經歷“在中國很常見”。
她說,中國“擁有龐大的地下經濟,專門從事仿造、盜用個人數據和進行深度偽造”。
不過,中國是最早嘗試監管人工智能及其使用的國家之壹。中國甚至修改了民法典,以保護肖像權免受數字偽造技術的侵害。
中國公安部門在2023年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局逮捕了515名涉嫌參與“AI換臉”活動的人。中國法院也審理過這方面的案件。-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