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15 | 來源: BBC中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烏克蘭危機 | 字體: 小 中 大
奧爾加發現大約有35個賬戶使用她的肖像。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關於奧爾加的影片在網上傳播呢?
原因之壹可能是這些影片宣傳了中俄之間的友誼。
近年來,北京和莫斯科的關系日益密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曾表示,中俄友誼“無上限”。兩人本周將在中國會晤。
中國官方媒體壹直在重復俄羅斯為其入侵烏克蘭辯解的說辭,社交媒體也壹直在審查有關戰爭的討論。
“目前還不清楚這些賬戶是否出於集體目的而進行協調配合,但推廣與政府宣傳壹致的信息肯定對他們有利。”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和魯汶大學(KU Leuven)的法律與技術研究員埃米·海因(Emmie Hine)說。
“即使這些賬戶與中共沒有明確聯系,但宣傳(意識形態)壹致的信息可能會降低他們的帖子被撤下的可能性。”
但專家警告說,這意味著像奧爾加這樣的普通人仍然處於弱勢,並有可能觸犯中國法律。
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技術與地緣政治研究員凱拉·布隆奎斯特(Kayla Blomquist)警告說,“存在個人被人為制造的政治敏感內容陷害的風險”,他們可能會受到“未經正當程序而迅速實施的懲罰”。
她補充說,中國政府在AI和網絡隱私政策方面的重點壹直是建立消費者權利,使其免受掠奪性私人行為者的侵害,但她強調說,“與政府相關的公民權利仍然極其薄弱”。
海因解釋說,“中國AI法規的根本目標是在維護社會穩定與促進創新和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
“雖然書面規定看似嚴格,但有證據表明存在選擇性執法,尤其是在生成式AI的許可規則方面,其目的可能是為了創造壹個更有利於創新的環境,同時默認法律為必要時的打擊提供了依據。”她說。
“不是最後壹名受害者”
這些AI影片激怒了作為烏克蘭人的奧爾加。
但奧爾加事件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中國——它顯示了試圖監管壹個正在以驚人速度發展的行業的難度。監管機構只能不斷追趕,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努力。
今年3月,歐洲議會批准了《人工智能法案》,這是世界上第壹個限制該技術風險的全面框架。去年10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了壹項行政命令,要求AI開發者與政府共享數據。
布隆奎斯特表示,雖然與AI的快速發展相比,國家和國際層面的法規進展緩慢,但我們需要“對最危險的威脅以及如何減輕這些威脅有更清晰的認識和更強的共識”。
她補充說,“然而,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分歧阻礙了切實的行動。美中是關鍵的參與者,但建立共識和協調必要的聯合行動將具有挑戰性。”
與此同時,在個人層面上,除了不在網上發布內容,人們似乎無能為力。
“唯壹能做的就是不給他們任何可利用的材料:不在公共社交媒體上上傳自己的照片、影片或音頻。”海因說。
“但是,不良行為者總是有模仿他人的動機,因此,即便政府打擊,預計我們將在監管‘打地鼠’的活動中看到持續增長。”
奧爾加“百分之百地確信”自己不會是生成式AI技術的最後壹名受害者。但她決心不會因此而退網。-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