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16 | 來源: 後代聊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贰是核能研究所所長瓦西裡,他第壹個將災情上報,接到威脅電話,遭到蘇聯科學院警告,最終被送上法庭。
第叁位是國家科學院院士勒加索夫,他從簡報中發現端倪,堅持認為不是火災,而是核泄漏。而且他發出了能打動上級的警告——其他叁座反應堆也可能爆炸,莫斯科乃至半個歐洲都將陷入毀滅。
蓋子終於揭開,大救援開始,億萬人的生命得到挽救。
事故兩周年之際,勒加索夫在自己的公寓樓梯間上吊自殺,在錄音帶中留下了當時尚未公開的災難真相。1996年,俄羅斯總統葉利欽終於為其平反。
壹個吹哨人的非正常死亡,不會是第壹次,更不會是最後壹次。
在蘇聯舉國的大救援中,24萬名消防人員、軍人和醫務人員勇敢地進入輻射區,他們的平均壽命減少了10年,600名飛行員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事後,蘇聯政府宣布,這是“用實際行動積極對抗資本主義宣傳的欺騙和抹黑”,大救援充滿了“勇氣和英雄主義”,是“社會主義的壹次偉大勝利”。
資深調查記者亞當·希金博特姆用拾多年時間進入了深度調查,很多當事人都年事已高,作者抓住最後的采訪機會,采訪錄音總計達幾百小時,不但涉及當時的上層決策者,更包含科學家、卡車司機、消防員、醫生、死難者家屬等無數親歷者,全景式展現了這場毀滅性災難的全過程。
其中大量重要檔案均為歷史首次曝光,由於俄羅斯檔案政策收緊,事故中眾多受害者和責任人已經去世,本書對這壹體制性大災難成因的揭示,不僅空前,很可能還將絕後。
本書壹經出版,立即轟動西方世界,進入歐美多家壹線媒體年度榜單:《柯克斯書評》年度最佳非虛構,《紐約(专题)時報》《時代周刊》年度圖書,2020年安德魯?卡內基獎;堪稱“比任何壹部恐怖電影更令人痛心,比任何壹本驚險小說更驚心動魄,又比任何壹部政治寓言都發人深省。”
壹切災難,都源自多數人的無知和少數人的無恥。36年過去,作為核事故的切爾諾貝利已經塵埃落定,而政治中的切爾諾貝利事故,卻在不同的領域壹再發生。-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