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19 | 來源: 新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前往芬蘭,壹位母親的決定
在前往芬蘭之前,橘子曾度過壹段兵荒馬亂的日子。
那時候,她剛滿30歲,和丈夫在北京經營著壹家小型公司,大女兒也才壹歲。可正當她手忙腳亂地投入新手媽媽生活時,卻意外發現自己又懷孕了。
剛得知時,橘子整個人都崩潰了,經常在深夜痛哭,心裡盤算的全是經濟賬:兩個孩子上幼兒園得多少錢,換房子得多少錢……算來算去,橘子覺得自己在北京絕對養不起第贰個孩子。但贰女兒就這麼來了,讓這個家更加人仰馬翻。
因為生育,橘子停工了近叁年,公司經營也陷入停滯。正當他們猶豫著是重新創業還是去當打工人時,橘子偶然看到了紀錄片《他鄉的童年》,被芬蘭的教育氛圍深深吸引,當即拍板決定:前往芬蘭,大人留學,小孩上學!
因為極強的執行力,在2020年聖誕節前,橘子壹家真的移居芬蘭。當時,她的大女兒4歲,贰女兒3歲。盡管來之前,橘子已經對這個國度有所了解,但她沒想到真正融入後,當地的育兒理念還是屢次讓她感到意外,並讓她不斷反思母女關系。
▲橘子的兩個女兒,受訪者供圖
比如芬蘭的孩子們很喜歡“交互住宿”,就是互相到同學家吃飯和過夜。有壹天,贰女兒的好朋友Sarah要來,橘子就提前問對方媽媽:“Sarah對什麼食物過敏嗎?她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
沒想到,對方媽媽回復說:“不用擔心她吃飯的問題,大部分時間裡她什麼也不吃。”
橘子感到很疑惑。結果到了飯點,她發現Sarah真的很抗拒吃正餐,站在餐桌旁愁眉苦臉,久久不願意坐下。但壹離開餐桌,這孩子就像變了個人似的,瞬間活蹦亂跳,甚至還能表演壹個單手側空翻。
後來橘子發現,Sarah也不是什麼都不吃,她喜歡吃壹些零食和水果,更把牛奶當水壹樣喝。但她沒有因此不健康,身高比贰女兒還要高半個頭,運動神經發達,性格也特別開朗。
▲橘子的兩個女兒和Sarah,來源@是橘子呀ooooo。
這在壹個中式家庭裡是不可思議的。如果孩子不吃正餐只吃零食,媽媽們往往會特別焦慮,擔心孩子會餓著,擔心孩子的牙,擔心孩子的身高……但在芬蘭家庭中,媽媽會更尊重孩子的選擇——如果孩子不想吃,那證明他暫時不需要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
母性是壹種天性,也是整個社會文明的構造之壹。在和芬蘭家庭的來往中,橘子逐漸發現,當母親也可以不為孩子吃喝拉撒的問題牽腸掛肚,母女關系也可以更松弛。
當女兒無縫接入“快樂教育”
芬蘭的社會文化也在把橘子的認知壹點點拓寬,比如她這些年在努力修正壹件事:改掉中式家庭拾分擅長的“打壓式教育”,還有幾乎與生俱來的競爭觀。-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