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20 | 来源: 历史小私塾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庆余年 | 字体: 小 中 大
高欢之子高洋,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后,北齐共经历了六位皇帝:高洋、高殷、高演、高湛、高纬、高恒。只不过这几个,一个比一个荒淫无道。
相比之下,杨广比他们都强太多,李渊比较缺德,不应该叫表弟为隋炀帝。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左传·闵公元年》记载:庆父是鲁国公子,先后杀死两位国君夺位,齐国大夫仲孙湫说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
那我们这位庆帝又是谁?
庆帝从登基到现在也差不多三十年了,他上面还有个老皇帝,而南梁其实只有一代,南齐和南陈的国祚都很短,所以庆王朝应该是刘宋王朝。
那庆帝就是刘义隆。
刘义隆,刘裕第三子,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位三十年,三次北伐,最后却被皇太子刘劭所弑杀,终年四十七岁。
兄弟夺嫡、弑父,很符合庆余年宫斗的剧情,小说里,隐藏大宗师身份的庆帝,最后与儿子反目,被儿子间接杀掉。
南庆尚武,北齐尚文。庆帝有两支精骑部队,陈萍萍的黑骑和范建的红甲精骑,一个对外作战,一个对内保卫皇城。
刘义隆也有一支精锐:北府兵。北府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刘裕,再往上就是谢安谢玄的淝水之战,当初谢安靠着八万北府兵,打败了苻坚号称百万的大军,排除百万里有过半降兵,也可窥见其战力惊人。
北府兵是发源于京口一带的一支劲旅,由郗鉴发起,后由谢玄重建,军中多是北方侨民中的骁勇之士。在淝水之战,前秦百万雄师压境的危机中,北府兵负责长江防务,力挽狂澜,是东晋朝廷的顶梁柱。
太元初,谢玄北镇广陵,时苻坚方盛,玄多募劲勇,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孙无终等以骁猛应选。玄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敌人畏之。
《晋书.刘牢之传》
谢玄离开北府之任后,北府众将分散各处,到东晋末年,北府名将刘牢之成为这支军队的领导者。
再后来就是刘裕了,刘裕是刘牢之手下的参军,有京口猛虎之称,曾率领北府兵打破孙恩卢循的天师道叛军,一战成名。
自毁长城
桓玄一战后,北府兵元气大伤,后又开始自相残杀,如出身北府的刘毅,诸葛长民,王镇恶,沈田子等将领都在内讧中被杀,到刘义隆时期,当年跟随刘裕的檀道济几乎成了仅剩不多的北府名将,故而也成为了北府兵的领袖。
檀道济本有拥立之功,又精通军事,屡立战功,多次北伐获胜,在北府兵中威望很高,尤其是北伐还师后, “道济立功前朝, 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 诸子又有才气”, 有人对文帝说:“安知非司马仲达也”, 然而这也使得宋文帝刘义隆日益猜忌。
元嘉十三年,遣道济还镇,召入宫内,宴会上,被扣上 “日夜伺隙, 希冀非常,因朕寝疾, 规肆祸心” 等莫须有的罪名, 他在临死前脱帻投地,痛心疾首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伴君如伴虎,庆帝心腹、暗夜之王陈萍萍,也有拥立之功,对北齐多次舍身忘死,功勋卓著,却最终被庆帝凌迟处死。-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