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22 | 来源: 方圆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为了不让焦文济起疑心,李陶东还借用了母亲黄竹清、学生于晓伟的账户,谎称是韦一红、许靖卓提供的账户,以用来接收赃款。
然而,得知一切真相后,焦文济第一时间没有选择报警,而是继续和李陶东沟通,希望他能够将所有钱款退还。经过数月联系未果,焦文济于2022年4月22日报了警。2023年6月7日,李陶东到案,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
检察机关在审查期间,积极开展追赃挽损工作,最终李陶东的家人代其将全部钱款退还给焦文济,并给予了1.54万元的补偿。
2023年9月,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以李陶东涉嫌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11月,北京市丰台区法院作出判决,以诈骗罪判处李陶东三年有期徒刑,缓期三年执行,并处罚金3万元。
定制诈骗防不胜防
相较于普通诈骗,这起案件中的被告人和被害人显然具有更为紧密的联系。同时,李陶东的每一步行动、每一个圈套都是针对着焦文济所设计,是一种定制化的诈骗,而非广撒网式的诈骗。
“定制化的诈骗多发于熟人之间,犯罪嫌疑人会根据被害人面临的困境为被害人量身打造走出困境的办法,并提出具体的办事步骤,在办事过程中,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时改变策略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承办此案的检察官郭譞介绍。
“一方面,人们但对于这种量身打造的圈套,有些防不胜防。另一方面部分被害人也心存侥幸,认为‘花钱就能办事,只要有钱就能找到关系,有了关系就能解决问题’。被害人从准备考博到参加博士生考试仅仅只有一个多月时间,却依然认为通过找关系、花钱就能解决会见导师、收集复习资料、笔试、面试等一系列流程。他自己的‘迷信’也是促使他落入陷阱的重要因素。”郭譞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