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23 | 来源: 纽约时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发动了清洁技术贸易战,而美国目前既不处于实力地位,甚至也不处于势均力敌的地位。苏联1957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是对美国的卫星计划作出回应,美国自己的卫星在俄罗斯发射三个月后进入了轨道;美国鹰派人士在冷战后期哀叹“导弹差距”时,他们指的是假想之物,因为俄罗斯人在导弹上并没有优势。如今,中国控制着全球清洁能源供应链许多重要环节的80%以上;美国几乎不控制任何环节。
这有关系吗?如果听听拜登和耶伦等民主党派决策者们的说法,答案是肯定的。他们说,为了有效、平稳地应对经济的绿色转型,美国需要避免完全依赖中国获得清洁能源,因为那就像以前严重依赖独裁的海湾国家来提供肮脏能源那样。他们还希望避免2000年代初的“中国冲击”重演,那次冲击摧毁了美国制造业的大部分就业岗位,尤其是中西部的工业地带,他们要防止中国给美国企业和工人带来的“供应过剩”问题。在最好的情况下,补贴和关税会一起帮助美国公司快速提高电动汽车产量,让美国制造商们成为推动全球运输行业脱碳的力量。
但也存在风险。首先,产业政策并不能保证会奏效,而且,不论多高的关税,都不能真正削弱中国主导全球绿色技术的地位,因为对中国来说,美国市场并不那么重要。绿色经济的自给自足更容易实现,支持关税的人说,关税只是暂时的,是为了让美国电动汽车工业能找到立足点。但在这样做意味着如此之多的绿色好产品价格过高的时候,我们应该对国内的产业支持多久呢?“可再生能源和绿色产品供过于求正是解决气候问题所需要的,”哈佛大学的丹尼·罗德里克本月写道。正如彭博社的戴维·菲克林指出的那样,特朗普2018年对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出口征收的关税也许明显地减缓了美国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努力。美国在电动汽车方面会做得更好吗?
几周前,电动汽车行业的分析师凯文·威廉姆斯为了摸清竞争对手的底细访问了北京。威廉姆斯参观了一年一度的北京车展,以验证一个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繁荣的看法——这种看法曾介于那是国家支持的毫无意义的工作和无目标的过度生产幻象之间。
在试驾了十几辆车后,威廉姆斯认为他找到了答案:中国的电动汽车就是比欧洲和美国的更好、更具吸引力,他说。“在我短暂体验了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之后,我觉得西方制造商们,尤其是美国制造商们,看起来根本就没有在努力,”他写道。-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