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25 | 来源: Vista看天下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去年2月,全网目睹了一场沸沸扬扬的“豪门宫斗剧”:
国内第一家上市服装企业(后转型为新能源上市企业)杉杉股份的创始人郑永刚因病救治无效突然去世,90后儿子郑驹与85后继母周婷争夺400亿家产的大戏,赚足了眼球。
最后双方达成和解,郑驹正式成为杉杉股份的继任者。
就在最近,杉杉股份的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90.7亿元,同比下降12.13%;归母净利润7.65亿元,同比下降71.56%,业绩和利润双杀。
从业绩表现来看,这位二代交出的成绩单并不尽如人意。
网友热衷围观年轻厂二代做博主、做网红,其实经常有种看“过家家”的既视感,毕竟真正的霸总父母还在背后,哪怕人设“废柴”,对于整个企业来说也是小打小闹、无伤大雅。
真正接手家族生意,面对复杂的市场,又是另一回事了。
杉杉面临的衰落还只是冰山一角,众多媒体都曾报道过实业二代接班难的问题。
据“半月谈”报道,珠三角某市的调研显示,大部分企业二代接班人都有海外留学经历,但对社会实际情况缺乏了解,部分人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与市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需求差距较大。
95后接班人虽然教育背景普遍好很多、在海外也普遍读商科,但缺乏实际管理经验和基层历练。
学会很多MBA课堂理论、能玩转互联网流量的人,未必能和家里工厂的工人、常年合作的熟客打好交道。
管理企业是一个更庞杂的系统性问题,网上成功的公子、少爷们远没有把这一层通过短剧和段子展现出来。
不难想象的是,那些跟风进入厂二代赛道的年轻人更多只是贴上了一个有趣的标签,但离真正把要做的事情做成功还离得远。
这两年众多厂二代纷纷“下海”跑到台前,背后其实还有个更大的时代背景: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报告显示,在中国超1亿的民营企业中,80%以上为家族企业,约29%的家族企业集中在传统制造业。
2017-2022年,中国约四分之三的家族企业面临交班,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波家族传承。
压力给到站在人生分叉口的60后与90后身上,无论家里生意是大是小、身家多少,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中,人们都要面临一个拷问——
曾经属于制造业的时代红利已经消散,这些“笨蛋总裁”、“打工公主”看似悠闲自在,但其面对的压力也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是霍霍家产还是浴火重生,继承者们终究会交出答卷。-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