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5-25 | 来源: 历史图馆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30年代的哈尔滨街头,几名苏联女子在悠闲地逛街,看上去很漂亮。从历史上看,满洲北部最大城市哈尔滨的形成,是与成千上万俄罗斯人的命运紧密相连的。
在哈尔滨的苏联人,有这么几种:修建中东铁路的工人后代;逃亡到哈尔滨的人;苏联外交官、专家及留学生。来到中国,很快适应并定居在了哈尔滨。
在哈尔滨街头一条木制长椅上,坐着一名苏联女子,身边带着几只狗,篮子里还装着一只。
原来,她是在出售这些犬只。几只活泼可爱的小狗,吸引了不少人围观。这名生活在哈尔滨的苏联女子,依靠售卖犬只养家糊口。
冬季的松花江上,冰雪封锁了江面,大型船只也被冻结在了浅水区。
几辆装满了货物的马车,排着队从冰面上走过,到达江对岸。近处,一些当地人,挑着扁担在江边一口水井里汲水。
这座高大的圆顶建筑,呈现浓郁的俄式建筑风格。它就是位于哈尔滨的圣·索菲亚教堂。
这座教堂始建于1907年。1923年,教堂进行了重建,1932年落成。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照片拍摄于1934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