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03 | 来源: 大纪元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文革 | 字体: 小 中 大
蔡慎坤对记者表示,“如此多的人关注帖子,我觉得主要是国内人翻墙出来浏览、评论,因为地方政府财政问题能反映出国内诸多问题,尤其是体制内的人,他们都深切感受到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这个政策继续下去,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
他解释说,中国依靠财政收入养家糊口的公务员约有1亿人左右,支撑这么庞大的人群全靠税收,过去几十年,70%—80%的地方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卖地收入,这就是所谓的土地财政。但是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情况急剧恶化,今年下半年地方政府的财政会更加艰难。
中共财政部5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4月,中共的税收收入66,938亿元人民币(约9,16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9%;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车辆通行费、彩券公益金等收入)中,与房地产关联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0,536亿元(约1,45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0.4%。
城投公司转型成国企发境外债
中共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急剧下跌,与此相关的各地城投公司融资也陷入困境,近日,这些城投公司开始改头换面,通过收购、合并公司资产、成立新公司等方式转型成国企,并以国企身份发行境外债进行融资,以期为地方政府遭遇的财政困境解套。
据商业查询平台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24年1月1日至5月20日,中国各地新成立的400多家国有企业中,业务涉及产业投资、产业发展的企业数量共有75家。
据其调查发现,中国多地城投公司转为产业类国企,原因在于各地城投公司融资陷入困境,转型为产业类国企可避开城投身份在公开市场融资。
任职于山东一家城投公司的张彬(化名)称,新成立的产业类公司会由国资控股,与城投平台之间没有股权关系,但还是由城投公司负责实际运营。
他还称,因融资受限,集团今年新成立一家产业投资公司,将上百亿的经营性资产移转到新公司,用来融资,产投公司正在评级,基本能拿到AA+评级,然后发债。
城投公司是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简称,起源于1991年。从法律上,政府是不能够向银行进行贷款投资于基建开发赚钱的,于是中共地方政府成立城投公司,配合地方政府集资、融资。
李恒青表示,房地产爆雷之后,城投公司也基本破产了,现在变身成国企去招商,以较高利息去融资,很容易欺骗境外的投资者。
他解释,“过去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经营状况的判断主要依靠在中国的尽职调查公司提供的资讯。但是中共修改《反间谍法》后,多家欧美的这类尽职调查公司被中共查封,都相继撤离了中国。境外投资者现在就变成盲人骑瞎马,对中国公司的情况都不了解了,只能看中共政府提供的这些虚假数字。在较高的利息诱惑下,就有投资者上当。”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下滑,是习近平在三中全会上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成外界的关注焦点。据中共国家统计局5月31日发布数据称,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降至49.5,不仅低于荣枯分界线50,也低于4月份的50.4,以及分析师预测的50.5。
有分析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下跌,与近期中国出口低迷有关。
李恒青表示,中国经济、政治、社会要走出困境的唯一解药就是市场化、法治化,把习近平的权力、把中共政权的权力关进笼子里,在一个新的平台上,才有可能解决中国的各种危机。但是习近平害怕因此失去政权,他把李自成的塑像都从北京搬走了,证明他非常害怕预言说的他会像明朝崇祯皇帝那样,成为中共红朝的“亡国之君”。-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