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04 | 來源: 電動公會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事實上,日本汽車行業的造假問題是壹個公開的秘密,但由於汽車產業對日本國民經濟至關重要,涉及工作人員超過552萬,占日本總人口的4.4%,無人願意揭露這壹現象。
這種情形宛如“皇帝的新衣”,盡管眾人皆知其中的丑陋,但社會各界仍舊選擇粉飾太平,誰也不願意打破這個虛幻的繁榮。
03 別讓“工匠”變“躬匠”
面對企業集體造假的現狀,曾經被世界推崇的日本“工匠精神”似乎已迷失方向。更諷刺的是,每次造假被曝光後,企業負責人都會出面向公眾鞠躬道歉,然後繼續造假,被曝光後繼續鞠躬道歉,“工匠精神”已然變成“躬匠精神”了。
這次也不例外,日本制造又鞠躬道歉了。
6月3日,在東京舉行的記者會上,豐田汽車公司社長豐田章男鞠躬90度,向公眾謝罪。他表示,不當行為動搖了認證體系的基礎,作為汽車制造商,必須避免。
馬自達汽車首席執行官毛籠勝弘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全公司將共同努力,解決調查發現的問題,防止此類事件再次發生,並努力恢復大家對我們的信任。”
本田汽車首席執行官叁部敏宏在3日晚間的新聞發布會上鞠躬道歉,“我們非常重視此事,我們深表歉意。”
世界上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存在造假現象,但像日本這樣造得理直氣壯、歷久彌新、層出不窮的國家,的確少見。在他們心裡,會認為造假是讓公司數據“達標”,是為了公司好,所以是“正當行為”。
即使在造假行為被揭發後,他們寧願鞠躬道歉,也不願意改正,所謂“意見接受,行動照舊”。可是,如果道歉有用的話,那還要警察幹嘛。
如今“日本制造”面臨的挑戰眾多,其前途命運恐怕也不是全然由企業層面的調整所能左右,在全球汽車行業存量競爭的大背景下,各國廠商之間的內卷已經達到極致,中國的汽車制造商們應當引以為戒。
只有循序漸進地提升技術和質量,逐步提升品牌影響力才能行穩致遠,中國制造必定會越來越強。-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