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04 | 來源: 愚叔看世界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台灣工作的六個月裡,我結識了很多的台灣同事。
在跟他們壹起工作的這段時間裡,我感受到了他們對大陸有著的不同態度跟看法。
雖然有些同事對大陸還是有所了解的,但大部分人都能正視和認可兩岸之間的聯系。
其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壹個姓陳的台灣同事。
他對我們這些來自大陸的人總是帶著壹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初來乍到的我們當然是不與他計較那麼多,讓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觀裡。
但是!直到有壹次他的言論徹底激怒了我,他竟然敢質疑大陸的教育水平,聲稱大陸還有許多人負擔不起教育,普遍缺乏素質?
面對這樣的挑釁,我沒能忍住,直接向他提出質疑:“你對大陸了解多少?你有沒有親自去過?知不知道中國已經是世界第贰大經濟體,很多方面已經超越了台灣了?”
面對我的憤怒,他也沒有繼續跟我爭辯,只是苦笑著搖了搖頭走開了。
發生這樣的事,我並不感到意外,如果他執著於自視過高,我也無需去打破他的幻想!
台灣的城市情況:
台北市的面積,它大概只有兩個大興機場那麼大,總共271平方公裡。
台北跟周邊的桃園、基隆、新北共同形成了繁華的台北都會區。
新北市環繞台北市如同車輪般,面積達到了2052平方公裡,將近有400萬的人口,是台灣最大的城市。
台北市的人口大約有260萬左右,按照台灣各縣市的人口排行榜,台北市位列第肆,而在全國范圍內是第拾肆。
就拿人口規模來說,台北市跟中國的長沙、濟南、合肥差不多吧,只能算是壹個贰、叁線城市。
台北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因為上世紀80年代發展太過快,加上當地實行的是永久產權,很多建築都是上個世紀建成的。
如今30年過去了,台灣的城市面貌幾乎沒有太大的變化,低矮的房子和幾乎不見高樓的天際線保留了舊有的建築風格,這裡也沒有大規模的改建、拆遷跟翻新。
相比之下,台北市的基礎設施跟內地壹線城市相比較,實力只能排在叁線水平。
但台北市並不缺文化設施,這裡有很多個重要的表演場館和展覽館。
比如台灣中正文化中心、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新舞台、城市舞台、華山文化園區、紅樓劇場等,都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展覽館比如有台北市立美術館、南海藝廊、台北當代藝術館等。
另外,還有幾個文化設施正在規劃中,包括台北藝術中心、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台北城市博物館以及台灣鐵路博物館。-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