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09 | 來源: 智者寡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埃及暴亂 | 字體: 小 中 大
在以色列進攻加沙地帶半年有余,並在地面進攻拉法之際,加沙地帶乃至整個巴勒斯坦地區面臨岌岌可危的境地。
此時此刻,隔壁的埃及在做什麼?
埃及西奈半島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埃及在世界和地區事務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埃及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方,埃及的領導人納賽爾、和印度的尼赫魯和南斯拉夫鐵托,具有鮮明的英雄主義和理想主義情懷,在第叁世界中享有威望。
在中東地區事務中,埃及更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肆次中東戰爭中,埃及都是“帶頭大哥”般的存在。埃及也是巴以關系的重要斡旋方和中東和平進程重啟的重要推動者,埃及在西奈半島上的海濱小城沙姆沙伊赫被譽為“和平之城”:
1999年巴以雙方簽署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沙姆沙伊赫備忘錄》,達成臨時和平協議;2000年,旨在推動巴以和平的”肆方峰會“(埃、以、巴、約)在此成功舉辦;2009年2月,時任以色列總理沙龍和巴勒斯坦領導人阿巴斯在沙姆沙伊赫簽訂了臨時停火協議。
正是由於埃及在中東事務特別是巴以和平進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本輪的巴以沖突中,埃及是否可以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勸和止戰,實現和平呢?
有這種想法的人,有點過高估計了埃及在解決巴以事務中的能力和意願。同時,我們也應該顧及埃及自身的境況以及當前面臨的挑戰,還有就是巴以問題本身以及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推動解決巴以沖突,對於任何第叁方來說都是拾分棘手的問題。
首先,正如我在《伊朗突襲以色列:成功摧毀還是損失輕微》壹文中所言:中東國家需要同時處理“叁個關系”:同區域內其他穆斯林國家的關系、同美國的關系、 同以色列的關系。
作為區域內重要國家,埃及也應如此,但是同時處理好這叁個關系有比較大的技術難度,如果追求這叁個關系的高度平衡,往往會降低處理區域內事務的能力,特別是巴以沖突這樣的世界級難題。
埃及在阿拉伯國家中最早和以色列簽訂和平協議,實現關系正常化,同時埃及同美國的雙邊合作深度也達到較高的水平,壹個重要的標志,就是埃及的武器裝備早已由蘇/俄系為主,轉為美系占主體地位的西方裝備體系:
① 陸軍:埃及裝備了超過1300輛M1A1主戰坦克,而且建立了坦克工廠在國內組裝(200號工廠),成為美國之外裝備M1A1最多的國家;
② 空中力量:包括F-16C/D 228架、F-4E 34架和幻影系列近百架,數量拾分可觀;
③ 海上力量:裝備“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2艘(原為法國為俄羅斯建造),歐洲多任務護衛艦(FREMM)3艘,佩裡級護衛艦4艘。
以上信息表明,埃及將對美關系放在了相當的高度,在推動處理巴以沖突過程中,會充分考慮美國的態度和以色列的感受。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埃及沒有在巴以事務中過度“出頭”,也因自身當前面臨的挑戰和困境:
1、埃及目前的經濟狀況拾分糟糕
2023年,受多重因素影響,埃及經濟增速大幅下滑,實際GDP增長3.8%,較2022年下降 2.9個百分點。
2024年壹季度,埃及經濟呈下滑態勢加劇,紅海危機對埃及在蘇伊士運河運營收入產生顯著沖擊,月損失額在4-5億美元;2024年2月,埃及非石油行業PMI仍然呈收縮態勢;2024年1月、2月,埃及CPI同比增速分別為29.8%和36%。
預計2024年第贰季度,埃及實際GDP同比增速將明顯下滑。隨著後續改革政策實施和效果釋放,經濟有望回升,2024年實際GDP增速預計在1%-2%。
2、埃及國內的局勢相當微妙
作為中東國家中唯壹人口超億的國家,埃及國土面積達100萬平方公裡,但是94%是沙漠,事宜居住地區拾分狹小,可以說埃及既是大國,也是“小國”,解決民生是埃及的頭等大事,現實情況決定了埃及並不適合在外部事務中擔當“挑頭”的角色。
埃及歷經拾年前的“顏色革命”,穆巴拉克的下台,穆兄會上台後旋即被軍方趕下台,其政黨被宣布為非法組織,塞西成為埃及最高領導人直至現在,埃及對於國內政治穩定的訴求拾分強烈。穆兄會盡管在政治和法律層面上被取締,但是勢力仍然強大,且和哈馬斯之間有密切的聯系,甚至哈馬斯的源頭就是埃及穆兄會。
所以,埃及執政當局-穆兄會-哈馬斯之間的關系,決定了埃及要制止哈馬斯和穆兄會的關聯,以及應對巴以沖突對埃及的“溢出”效應。
3、進攻拉法對埃及形成直接壓力
以色列對拉法進行地面進攻,對任何別的國家來說可以是“聽聽而已”,唯獨對埃及不是。
拉法緊鄰埃及,地面進攻對埃及形成直接壓力,將埃及置於兩難的境地。拉法戰事爆發,拉法目前聚集的150萬人口除向加沙地帶其他區域轉移外,勢必會有相當壹部分湧向埃及方向,如果接納,就違背了“不接受迫使巴勒斯坦人離開加沙而沒有任何返回希望的解決方案”的原則立場,而且勢必對埃及造成不可逆的現實負擔;如果阻止,將會帶來道義上的壓力和責難。
針對以色列,勸估計是勸不住的,武力阻止埃及也沒有那麼大的底氣。
所以以色列地面進攻拉法,無論是在預期還是現實中,都將對埃及形成直接壓力,將其陷入兩難的境地。-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