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10 | 来源: 水瓶纪元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王翔公开起诉信息后,蓬蒿剧场内也贴出两段事件回应文字(图_蓬蒿剧场公众号)
“沉默的共识”
“多年来,尽管“老流氓”的传言没有停过, 围绕着王翔的争议 更多是艺术美学和剧场管理, 女孩们的痛苦被遗忘了。”
咖啡馆的墙上很喧闹,一进门就能看到王翔在历届戏剧节的开幕致辞。每一篇的措辞大同小异,呼喊高贵、温暖、生命,斥责低劣和邪恶。接受不同媒体的采访时,王翔也总是讲着同一个故事:
受话剧《和氏璧》台词触动,王翔决定创办蓬蒿剧场,“要让所有的普通人都走进剧场,走向丰富、走向高贵” 。他一己之力支撑蓬蒿剧场多年运营,累计亏损千万人民币,借名下3个牙科诊所的营收为剧场自杀式供血。抵押所有个人资产,举债4000万留住被房东出售的剧场空间。因过度劳累,他先后在心脏里放了六个支架。
咖啡馆进门就能看到王翔在开幕式上的发言(图_蔚然/摄)
木子记得,王翔很少在办公室,多数时间守在咖啡馆进门处。有一段时间,王翔给每一个进蓬蒿剧场的人都讲一遍他的故事,“每一遍的表述、情绪都一模一样”。他给许多第一次来的观众留下的印象是,一个在艰难环境里保卫精神乌托邦的老人。
抽象的艺术语言不止出现在公开演讲里,王翔还用来回应质疑、管理员工。据《中国慈善家》杂志报道,一次,王翔和讨场租的员工起了冲突,他将原因归结为“美学信息量递不过去”。被指随意拥抱是性骚扰,王翔很愤怒:“我操!这个傻逼社会还有拥抱的能力么?”他称拥抱是有意为之,他怀着温暖的情愫,要感动这个冰冷的社会。
王翔很重视宣传,会盯着员工排版。重要的宣传稿和他呼吁拯救蓬蒿的稿件、戏剧节开幕式、蓬蒿自己出品的剧目等,文字间隔、大小都要符合他的审美。“因为他觉得这些文章会直接影响到蓬蒿能够吸引到多少人,能不能给他带来更多的赞助者的”,杨悦解释。但他不说具体的排版要求,比如空格要多少,而是讲一通“本质”,为什么要让你这么做,艺术的价值在哪里。
杨悦在蓬蒿剧场工作了三年。一开始是兼职,每周来两天,一天60元,生活主要靠在北师大游泳馆做救生员的收入维持。她转为全职后一个月工资四千多。蓬蒿剧场人员流动频繁,常需要她身兼多职。压力最大的时候,杨悦一个人做了对接合同、宣传、行政、舞台监督、票务的工作。
杨悦在打扫地上的杨絮(图_《蓬蒿人》纪录片)
杨悦收到过很多来自社区和观众关于王翔拥抱的投诉,也有人因此在大众点评上给咖啡馆打差评。杨悦和王翔的沟通录音显示,他承认了拥抱、亲吻发丝的行为。杨悦和同事找王翔谈,“他明确地表示不让我们管这个事情。”王翔觉得,她们“不懂生命的美”。杨悦的朋友来,王翔不顾提醒接连两次提出拥抱,杨悦忍无可忍,让王翔不要这样,王翔不以为意,笑着说,他现在一拥抱别人,杨悦就紧张。“我很尴尬,提醒也无法阻止,长期积累下来,内心很痛苦”,杨悦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