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12 | 來源: 正解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多年來,余仁生靠著深厚歷史,掌握了中草藥供應源頭的采購渠道,這也是日本中藥企業所關注的重要資源。
可以說,日本企業正在通過各種手段積極將中藥企業歸為己有,壯大自己中醫藥方面的實力。
眾所周知,中藥起源於我國,但其實進入日本的時間也不晚。
早在中國南北朝末期,中醫經朝鮮(专题)半島傳入日本。
等到唐代時期,日本開始全面學習中國文化,並將中醫藥全盤吸收,並在後世逐漸發展成為具有日本特色的“漢方醫學”。
此後為了適應日本國民體質的需要,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原方有210個處方被廣泛應用。
17世紀時,《傷寒論》《金匱要略》這些古方,在日本已經到了非常普及的程度。
不過,漢方藥也曾因受西醫沖擊,壹度不被日本人所重視。
但隨著日本經濟快速現代化,患有慢性病、過敏性疾病的人群與日俱增,尤其是由於人口老齡化嚴重而帶來的大量老年病,在部分醫學者檢討西醫化學藥品副作用的同時,“漢方”治療老年慢性病的優勢正在日益顯現。
因此,日本政府給予了大量的支持。
1976年,在日本世界醫師會會長武見太郎的建議下,日本厚生省正式把漢方藥列入健康保險。
最初有43種漢方制劑被納入醫療保險,之後又增至147種。
患者倘若采用漢方藥,個人只需要承擔10%到30%不等比例的費用,非常經濟實惠。
在官方的扶持下,漢方藥在日本也越來越被重視。
21世紀初,日本已經有超過65%的醫生會使用漢方藥。而在納入醫保前,這壹比例還不足20%。
此外,從事漢方醫學、針灸及按摩的醫師就超過10萬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