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12 | 來源: 正解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相關數據顯示,日本常用的200余種生藥中,有壹半是其國內沒有的,75%的生藥原料依賴進口。
中國是日本漢方藥的最大原料來源地,占比約83%,且價格僅為日本產的壹半,不過容易受政策變化、匯率波動、氣候變動等因素影響。
因此,為了長遠發展,日本藥企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並紛紛將目光轉向中國市場。
而在漢方藥的技術研發領域,日本也展現出了極高的國際視野和合作精神。
以津村企業為例,其在全球范圍內積極尋求合作伙伴,以推動漢方藥的技術創新。
具體來說,該企業在2011年成功確立了甘草的種植技術,並隨即與我國白山市政府達成了原料生藥的開發合作協議。
隨後,在2013年,津村企業贊助了“牛津大學創新系統生化項目”,進壹步拓展了其在國際科研領域的合作網絡。
日本津村株式會社官網截圖
到了2014年,該企業又與中國中醫科學院攜手,共同開展了蒼術的研究工作。
緊接著,在2015年,津村企業與香港浸會大學簽訂了共同研究協議,進壹步加強了其在亞洲地區的科研合作。
到了2016年,津村企業與天津盛實百草中藥科技(中國)達成了業務合作協議,進壹步加深了與中國的產業合作。
最後,在2017年,津村企業更是與中國平安保險進行了業務上的合作,這不僅標志著其在漢方藥領域的綜合實力得到了進壹步提升,也為其未來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壹系列的合作舉措充分展示了津村企業在漢方藥技術研發領域的全球化戰略和國際合作精神。
為了更好引進中藥,日本還出台了相關法律法規。
2012年,日本頒布了《生藥及漢方生藥制劑制造與品質管理相關基准》。
裡面規定:自草藥生長階段就進行嚴格把控,如草藥重金屬、農藥等;並在生產流程制定技術標准,從生藥切割、提取分離、濃縮等步驟保證質量。
在中國,日本藥企大量收購並建立了不少藥材種植基地,並且所有中藥都要按照他們的要求進行種植。
數據顯示,津村藥業先後在中國建立了70多個GAP(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藥材種植基地,其中,光國內的白雲山GAP基地就有60多個。
相比之下,作為商務部認定的首批“中華老字號”之壹同仁堂,卻只有12個GAP基地,數量相差懸殊。
標准化不但可以提高漢方藥制劑的質量,也讓日本藥企掙得盆滿缽滿。-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