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13 | 来源: RFA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2024年彩票销售情况与上一年对比
欢迎收听自由亚洲电台,这里是《中国最钱线》,我是主持人子朝。本期节目,我们来聊聊中国最近这一两年来出现的一个另类的热销产品:彩票,特别是俗称“刮刮乐”的即开型彩票。
彩票热“刮”遍中国
疫情解封后这两年,中国的各类线下实体店铺那真是糊穿地心,昔日繁华的商圈购物中心普遍门可罗雀,空置的店铺远多于开业的,更不要说那些本来就竞争激烈的分布在居民小区附近的中小型个体商户了。但有一种店铺却逆势大火,放在商场,它就是人潮的保障,这就是彩票店。看到这种报道的时候我还是挺吃惊的,在我的印象里,疫情前的中国城市里的彩票店大多是居民小区里小型便利店、个体杂货铺的附带业务,或者说开彩票店的必须要兼着杂货铺的业务才能生存下去。我经常光顾的一家杂货铺理论上的“主营业务”就是彩票,但只在角落里摆着一张彩票销售的柜台和一台盖着灰尘的彩票机,偶尔能见到三两铁杆彩民买两张足彩或者大乐透。他们多数是有闲功夫的老年人,或者某些满脸疲惫的体力工作者下工后顺道来几张。我当时所在的地区本来就有玩地下六合彩的悠久传统,这些人人手一本或是玄学或看似“科学”的“中奖号码预测”,把各种数字规则翻来覆去的研究。附近的师奶们普遍不太待见这些怀揣发财梦想的人,如果其中有自己的老公那更是羞于启齿的事情,毕竟在当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赌狗”。
但现如今,买彩票却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成为一股潮流,许多从不错的大学毕业,工作也颇为体面的年轻人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他们显然是更加“聪明”的一群彩民,不会相信试图“算”出随机中奖数字这种反科学的忽悠,或者试图“推导”天知道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体育比赛结果。这些年轻人直接奔向了即开型彩票,也就是所谓的“刮刮乐”。“刮刮乐”当场购买、当场开奖、当场兑奖,对于短视频时代的年轻人来说体验极佳。在这种热捧下,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销售彩票1494亿元,按年增加近20%,而“刮刮乐”占了整体销量的26.1%,达389亿元,同比暴涨81.4%。随着行情的火爆,彩票关联企业也越来越多。有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前4月,全国新增彩票注册企业813家,今年前4月新增彩票注册企业2105家。虽然彩票是完全的“公营事业”,但股民们还是脑洞大开淘出了一些“相关概念股”,比如热敏纸的东港股份、冠豪高新,甚至开药店的一心堂等。
实际上,中国的彩票销售数字实际上本可能更高的。因为从4月开始,要去刮一刮试试运气的人们往往被告知“站点没货”。据蓝鲸新闻报道,上海、深圳等多地的彩票店内刮刮乐都处于断货状态。有些看着彩票销售火爆而下海开店创业的年轻人,今年开业一来就“只在开业时领过20本彩票”,没了刮刮乐就没人气,收入还不如去送外卖。因为实在供不应求,彩票店老板们只能盯着彩票中心的几个放货时段,像抢春运火车票一样卡着点拼手速。之前线上线下涌现的各种“刮刮乐周边”,从买商品送刮刮乐的实体店,到各路“帮忙购票”提供“代刮体验”的主播们,都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营业节奏。因为不同于以“分奖池里的钱”为目标,理论上可以不限量不间断销售的乐透类彩票,“刮刮乐”的印制数量和奖金分配是固定好的。作为一种“公营赌博事业”,其发行规模、奖金设置等都需要经过漫长的审批流程,再加上印刷厂的产能限制,供不应求就成为了必然。
年轻打工人的“另类理财”
许多彩票店老板都表示,即开型彩票如此火爆,是多年以来的头一遭。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即开型彩票都被彩民们视为“老土”,从来就没有限量一说。有彩票店老板表示,十多年前“刮刮乐”甚至经常出现滞销,彩票中心甚至会向彩票店强行摊派进货额度。像今年这种一开卖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要“配给制供应”的局面,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