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16 | 来源: 极昼story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当然不是每项技能都学得那么深,小朋友情绪、兴趣都不稳定,我希望她快乐学习,不能哭哭啼啼地学,不然肯定学不好。所以如果她说,“爸爸我今天累了,我不去兴趣班了”,我说那就不去,或者“爸爸,我已经了解了,我想学另外的东西”,我说可以,我们换。
她妈妈的教育观念跟我的不同,跟大部分中国家长一样,她觉得能考满分就考满分,当然也不会特别“鸡”女儿。这些年妈妈作为全职主妇照顾女儿日常吃饭,我除了负责家里的经济支出,还会花很多时间陪女儿“玩”。
女儿上小学时,一到三年级学校不留家庭作业,三年级以后作业每天不超过半小时,即使是这半个小时,我们也经常因为玩过头了导致家庭作业来不及做,然后我就会在家庭作业本上写:今天玩累了作业做不完,明天补上。老师也会打分通过。
有没有为她成绩着急过的时候?也有。大概三年级,她们学校发了一张试卷下来,满分100分只考了50分,我看到分数确实有点着急,三年级考80不难吧,我们家的只考了50分,这可咋办?后来一看题目,奥数题,到处都是坑,我转头就跟女儿说,不要紧的,这题目爸爸也不会做,别哭了以后再来过。
我还记得那次去开家长会,老师很有趣,先说这是孩子们有史以来考得最差的一次,然后问家长,打过的有多少?接近一半的人举手了。骂过的有多少?一半又举手了。她问不打不骂的有没有?全班就我一个举手。
问我原因,我说我看了试卷我都不会做,小朋友肯定不会的。所以我认为考得不好不是小朋友的问题,而是试卷有问题。
然后她们班主任啪啪鼓掌,说只有这位爸爸认真看了试卷,其他家长只看到了分数,没有真正关心自己孩子。从那以后,我们女儿在班上就有了个外号,“幸福宝宝”。
后来老师建议报奥数班,班上很多同学都报了,我们不报。还是一样的理由,觉得没太大必要,学奥数的时间不如拿来去学那些乱七八糟的特长。
我始终觉得,读书虽然是适合大多数人的出路,但不是唯一出路,如果不去体验和尝试,你怎么知道小朋友的特长和天赋是什么?
尝试了这些年,我们家这个确实是普娃。所有兴趣中学得最久的,琵琶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学到现在,跆拳道大概学了半年,围棋实在太烧脑了,坚持时间也很短。其他像画画、摄影到现在只能说作为兴趣爱好存在。
学习方面,从小到大,她一路以来的表现也都稳定在80分的水平,高中没考上重点学校。到高考时,750分满分,考了600多一点,得分率算下来也是80%左右,刚好达到了我们的目标。
●陈雅翔帮女儿养的流浪猫。图源讲述者
爸爸回答不了
承认我们家女儿是普娃、考不过人家,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没什么难为情的。但初中时女儿拿了一张操行评价表回来,老师把孩子分为优秀、良好、不及格几个等级,给她打的是“良好”,要求家长签完字再回收。
这个结果我很不认同。如果评价的是学习成绩,我就认了,但那张纸评价的是孩子的思想品德,这个字我觉得不能轻易签。
我跟老师提出希望能明确评定的标准,优秀和良好的品行差距体现在哪?但老师说没有明确的标准,各个等级都有比例控制,他们是按教育局规定操作的。那在我看来这样的评定就不合理,这样糊里糊涂的划分我不签,一直到最后我都没有签字。
成绩不好就不是好孩子吗?我从来不这么认为。我最欣赏女儿的地方在于自信心强,小时候她跟其他小朋友下棋,她们输掉了会哭,我们那个输了就说再来一盘,抗打击能力蛮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