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19 | 來源: VOA美國之音 | 有15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楊太源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說:“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作用),第壹個可能包括防空的部分要去加強,在戰爭發生時,我們韌性夠不夠?(台灣)今天面對的是中共對我的遠程火力打擊、對我的空襲,那我有沒有足夠的防空設備,包含了軍戰醫學,交戰的時候產生大量的傷病或者傷患,相關的醫療機構、醫院有沒有足夠的人力來支應、搶救這些傷患。”
楊太源認為,賴清德積極推動“打仗不單是軍隊的事,而是全民壹體”的觀念,未來如何維持人民“不畏戰”也是關鍵。
學者:台灣人追求自主性成為賴清德強硬表態的底氣
對於賴清德多次強調兩岸互不隸屬,展現強硬的主權立場,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認為,賴清德主要在回應民進黨傳統支持者的立場和基本政黨定位,因為台灣社會對追求自主性的支持度較高,成為賴清德強硬表態的底氣。
邱師儀也認為,賴清德政府的國安單位也在管控風險,測試中共的底線,並通過兩岸多年交手的經驗,觀察中共對台灣主權表態的反應,以拿捏兩岸的紅線尺度。
至於中共的對台策略,邱師儀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現“軟的越軟、硬的越硬”趨勢,壹方面透過軍演不斷擾台,壹方面卻也礙於內部維穩需求和中國經濟下行困境,不時釋出兩岸交流的訊息,底氣略顯不足。
邱師儀告訴美國之音:“(賴政府處理兩岸關系)整體的盤還是穩的,往這個高張力的穩定狀況在維持住。我們(台灣)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就是你(中國)可能發生(動)戰爭,但是看起來沒有那個成本,你的軍演或者是壹些局部的沖突,它是泄壓的動作。”
對於賴清德的兩岸論述,前台灣總統馬英九曾多次駁斥為恐引發台海戰事的“新兩國論”。
台灣民眾:支持台灣強化國防
對於賴清德的兩岸論述和實力和平說,台灣民眾反應不壹。
台北市民游小姐說,她贊成台灣強化國防,因為國防不應只是政府跟國軍的事,另外,台灣人平時也要防范中國對台發動的網絡資訊戰。
游小姐告訴美國之音:“壹般民眾也要意識到,使用的社群媒體、個資是不是有外泄,搞不好被中共收集,我覺得大家都要學習怎麼去試讀這些東西”。
游小姐說,她認同賴清德所說的“兩岸互不隸屬”,且兩岸交流的前提,應建立在台灣對民主自由價值的堅持上。
另壹位台北市民李先生則認為,台灣增加國防投資的前提是要先顧好經濟。李先生告訴美國之音:“加強國防本身沒有問題,你預算多壹點也沒差,但重點是要先賺錢。”
對於兩岸關系,李先生認為,台灣和中國文化跟民俗風格皆不同,本來就是壹邊壹國,但不需刻意強調。
對於賴清德最新的實力和平說,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6月19日發布書面聲明稱,賴清德說和平需要靠實力“只對了壹半”,更重要的是還要靠誠信,他說,賴清德唯有忠於中華民國憲法的“壹中原則”,並接受“九贰共識”,才能為台灣謀求真正的和平與繁榮。-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