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22 | 来源: 经济观察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英国 | 字体: 小 中 大
6月6日,欧洲央行宣布自2019年以来首次降息,将欧元区三大利率下调25个基点,欧元区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分别降至4.25%、4.5%和3.75%。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10月停止加息以来首次降息,“抢跑”美联储。
景顺首席全球市场策略师KristinaHooper分析认为,在欧元区方面,尽管货币政策紧缩、全球经济疲软,且面临诸多地缘政治引发的经济不利因素,但经济势头持续向好。欧元区劳动力市场似乎有所放缓,但随着通胀显着下行,实际工资增长有所改善。随着通胀接近央行的目标水平,欧洲央行已于6月份的会议上启动首次降息。欧洲央行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降息动作,但速度尚不确定。这些动作有助于支持未来经济的增长。整体而言,近期欧洲增长前景出现温和上行,经济增长应可在今年余下时间逐步恢复至趋势水平。
相比之下,美联储依然“按兵不动”。6月,美联储官员大幅下调了对今年降息次数的预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最近的通胀数据相比今年早些时候更为乐观,仍需要看到更多积极的数据来增强信心。
早在英国央行宣布议息决议的两天前,KristinaHooper称,英国表现应与欧元区相似,但时间线或将有所推迟,而且短期内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也更小。近期经济活动有所改善,前瞻性指标均有上涨,反映经济温和复苏。不过,鉴于相关经济活动依然低迷,预期英国央行或将会在年底前至少降息一次,但通胀高企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因素,可能会限制政策进一步放宽。
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如何?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称,今年以来,全球通胀高位降温,但仍有较强的粘性。欧央行等一些央行已经开始降息,一些央行还在观察,预期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也会降息,但总体上还保持着高利率、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货币政策的立场是支持性的,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对于全球央行在启动降息时如何权衡各种风险,KristinaHooper称,市场当前呈现出一个相对乐观的宏观情景。随着市场对利率前景的变化,包括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利好或不利数据做出反应,预计市场短期内会出现波动。
KristinaHooper称,就现阶段而言,相比确切的降息次数,降息的时机更加重要,尤其是在市场情绪十分波动的情况下。此外还有一个重大风险在于,市场可能过于乐观,潜在问题尚未完全反映出来。鉴于未来各经济体或经历不同的增长且通胀步伐可能不一,分化或将成为2024年余下时间里的核心主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