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6-30 | 來源: 文娛春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潛規則 | 字體: 小 中 大
這篇報道,詳細描述了本溪高中在贰級運動員證書上造假的現象。文章寫道,“在比賽中拿到了贰級運動員成績這把尚方寶劍後,接下來的程序就容易得多了。本溪市體育局競體處處長付旭說,學生拿到具有資質的相關比賽成績後,需要提供比賽秩序冊和成績冊,我們就可以為他申報贰級運動員。”
在贰級證書造假的另壹端,是“放水”的裁判。壹名了解情況的裁判向“新華社”記者透露,“比如,在游泳、羽毛球測試場地,壹些學生根本不熱身。巡考來時,會留下‘第幾組第幾道過’的話。而那些秉公執法的裁判則根本都被剝奪了裁判資格。”
據當時的知情人透露,辦證“明碼標價”,足球肆萬多,游泳則需柒八萬,主要“給負責裁判和比賽程序的人”。
在這種“抱團造假”的環境下,本溪高中某個班級40人裡,22人都有贰級運動員證書,通過率高達55%。
老沈向「文娛春秋」解釋,“贰級運動員證,田徑、游泳等項目比較容易取得,因為實際工作中是由地市級體育局具體操作的。球類成績則要求比較嚴格。所以,李雪琴獲取游泳項目證,也是壹種‘聰明’的選擇。”
問及身邊有沒有類似實例,老沈沒有透露個案,“早年間聽說過。但既然是潛規則,就是人人知道而無可考證的事,找當事人也不會承認。所以說,沒有實證。”
即便是綜合李雪琴邊備考邊考證的反常理、資深教育界人士的佐證以及本溪高中的過往“作弊劣跡”,我們也無法斷言她的確作弊了。不過,種種巧合,又使得人不得不合理懷疑——
李雪琴獲得贰級運動員證書難道確實是“潛規則”下的產物?
當然,現在沒人有任何直接證據,本溪相關部門也做了澄清,實質上,這事就到此為止了。但,如果不解開大眾困惑,未來的日子裡,質疑會如影隨形,特別是每逢高考,都會拿出來談論。李雪琴要自清,只有壹個辦法——
拿出當年比賽視頻,證明自己的確到了贰級運動員水准。
不過,就算確有“潛規則”,李雪琴其實是被環境裹挾的“受害者”,因為她沒有從中受益(況且她根本不需要)。而且,在李雪琴獲得贰級運動員證書時,未滿18歲,屬於未成年,身為學霸,她也沒有什麼主觀意願壹定要獲得壹個證書。
所以,即便證書存在問題,這個鍋,不該她背——是她所在的高中,為了學校自身利益(甚而是當地教育部門),才出現集體造假的情況。
可是,現在作為公眾人物的李雪琴,需要更加坦誠些,如果獲取贰級證書確實靠的是“潛規則”,應該勇於承認(或者反思、道歉)。至少她本人要講清楚說明白,就像《新京報》所言,“公眾之所以揪著這事不放,無非是對教育公平的扞衛。”
誠懇而坦率,人們會更喜歡這樣的藝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