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7-05 | 来源: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 有3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婚姻 | 字体: 小 中 大
她被称作“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在全世界汉学家眼中,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生逢战乱,改变了她的人生。
叶嘉莹身体孱弱,却还是神采飞扬,思路清晰,只要一讲到诗词,她就毫无老人的疲态。没人知道她这辈子讲过多少课,连她自己也数不清,从21岁大学毕业到九旬高龄一直如此。
她有名媛的优雅,有名师的气度,也有名士的风骨。
01
叶嘉莹先生一百周岁了。
她被称作“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在全世界汉学家眼中,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叶嘉莹先生原姓叶赫那拉,与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同宗。
生逢战乱,改变了她的人生。
曾祖父在咸丰年间任正四品佐领,祖父是光绪年间进士。
父亲叶廷元,北大英文系毕业,在民航公司任职。母亲李玉洁师范毕业,婚后就专心照顾家庭。
幼年叶嘉莹 图源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
叶家在察院胡同23号,一座灰砖红瓦四合院,门前有一对石狮子。
不算大富大贵,但也殷实安稳,最难得的是家里的平和氛围和诗书气质。
叶嘉莹回忆:
“我有时候在一些电视剧里看到父母子女之间大呼小叫的场面,会觉得难以接受。我小时候生长的环境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无论是我伯父、父亲,还是伯母、母亲,甚至于连佣人之间,大家讲话都是心平气和的。家里永远都很安静,可以听得到蝉鸣和蟋蟀叫。”
父母对她的教养是“新知识、旧道德”,不让出去玩,不大接触外界。
用今天的眼光看来,这样的教育对一个女孩来说显然是很大的缺憾。
生逢连年战乱,到处是各地逃难到北平的百姓。
冬天叶嘉莹去上学,巷口拐弯处就能看见冻死饿死的人,这是她早年记忆里抹不去的伤痕。-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