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7-07 | 来源: 凤凰网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加州 | 字体: 小 中 大
图|慈星股份回应深交所问询披露的广微控股与北京国际信托的质押信息图源/慈星股份公告截图
此外,在2022年7月,上海广微汽车有限公司以温州中通瑞德汽车为标的,向北京国际信托质押了466股,在2021年年报里,温州中通瑞德汽车中的参保人数还仅有1人。
兴业银行方面,早在2020年1月,广微控股就与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将为广微控股提供总额80亿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用于支持日常经营周转、项目建设及并购等。
在上述股权质押中,较少出现兴业银行身影。根据凤凰网《风暴眼》从广微控股内部人士处获得的一份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的“固定资产明细表”,陈炫霖及广微控股名下的松江广富林厂房、江桃路别墅、盐田别墅等均抵押给了兴业银行贷款。
在上述股权质押中,大量股权层层质押,融资方和被融资方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地方商业银行、信托机构成了陈炫霖及广微系的重要资金来源。
3./ 资本运作眼花缭乱背后: 突然失控,还是早有预谋的脱身 /
一名接近广微控股的知情人士介绍,陈炫霖的投资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各行各业寻找投融资项目,一类则是在A股、港股寻找壳公司,“他一直想买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价格低,相对干净,没有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用来作为资本运作的平台”。
这或也是2018年至2021年陈炫霖盯上北讯集团、上工申贝、华源控股、慈星股份的原因,然而过程并不顺利。
北讯集团交易没谈妥,公告原因称“相应条款未能达成一致”,现该公司已退市;成功入股上工申贝,但没拿到控制权,只是第三大股东;虽然也入股了华源控股,也只是小打小闹;在2021年1月,慈星股份实控人和陈炫霖方都签订意向书了,所需交易价格约16亿元,但最终控股权转让依旧未果,还引来监管问询。
一直到2021年11月,发生了一起让人诧异的收购。
上述接近广微控股的知情人士称,当时陈炫霖方已经找到了一家合适的壳公司,在香港上市多年,收购金额为5亿左右,但同时,还突然出现了另一个选择,25亿元收购爱驰汽车,资金压力更大,但所需的首笔款项也是5亿元。陈炫霖选择了后者,并在一个月内就完成了收购。
有两位接近广微控股的人士都对凤凰网《风暴眼》表达了惊讶。上述人士表示,控制权转移是复杂度较高的交易,要剥离处置一些资产,要谈商务条件,一番拉扯后还要做尽调,“顺利的话也要半年时间”。另一位接近广微控股的人士也表示,他们当时十分错愕,在高层众人反对下,陈炫霖态度依旧坚决。
这笔交易,爱驰汽车方也经历了一样的困惑。
一位接近爱驰汽车的知情人士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尽管在2017年陈炫霖就投资了1亿给爱驰汽车,但份额不多,作为股东的存在感并不高。这家新能源车企,在2021年陷入资金困难,融资时爱驰汽车已经与均瑶集团谈妥了25亿投资金额,这时作为股东的陈炫霖突然出手,在同等条件下陈炫霖有优先购买权,加上爱驰汽车当时急需资金,均瑶集团谈判一拖再拖,于是爱驰汽车与陈炫霖实控的东柏实业签订了《投资框架协议》。
根据打款记录,在2021年12月,10天内陈炫霖方就向爱驰汽车打款了5个亿。
接近该事件的多位人士,对陈炫霖投资爱驰汽车的原因猜测有两类,一类认为是陈炫霖看重新造车赛道,在2021年下半年,态势火热,有知名创始人为背书的爱驰汽车折价融资,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一类认为或与陈炫霖资产转移意图有关——爱驰汽车采取了VIE架构,这是境内主体为实现在境外上市采取的一种方式,“如果上市成功,它的股权是境外股权,也相当于实质上的资产出境”,其中一位人士表示。
在收购爱驰汽车后,2022年上半年,陈炫霖一直在处置资产。
这其中就包括万象汽车。一位万象汽车的前中层告诉凤凰网《风暴眼》,2017年收购万象汽车时,陈炫霖花了不到6亿的金额,在2018年底2019年初,万象汽车就已经在谋求出手,和宝能集团要价20亿,最后未能谈妥。但后来出手的节奏明显放缓,一直到2022年1月23日,一位接近广微控股的知情人士表示,陈炫霖7个亿把万象汽车卖给了合作伙伴陈伟,“交易做得很快”。-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