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7-09 | 來源: 美國之音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首 | 字體: 小 中 大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今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27周年紀念日期間,表示在他過往兩年任期領導之下,香港政府致力加強管治、振興經濟、憂市民所憂和建構和諧穩定社會,展望將來的方向則是全力促進經濟發展,為香港市民提升生活質素。
觀察人士指出,李家超言下之意是認為目前社會已經足夠和諧穩定,所以可以全力“拚經濟”。不過對於香港各界市民來說,這些只屬壹片空話,有市民甚至“呼吁”特首和香港政府甚麼也不做會更好。
出身於警務員系統的李家超,在2022年7月1日開始成為香港特首。當時港版國安法已經執行兩年,大部分反對派人士已被囚或離開香港,六肆燭光晚會及柒壹游行等公開群眾活動已不復見。在此背景下,李家超上任後增設18區“關愛隊”加強地區控制,更在今年叁月終於完成擾攘超過贰拾年的《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令香港進入前所未有的所謂“和諧社會”局面。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認為,香港政府認為近年完成“23條立法”和設立港版國安法,令政府對香港的國家安全足以構成信心。不過前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前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對李家超的說法提出質疑,他認為若政府真的認為社會已經很穩定,為何在“六肆”和“柒壹”等所謂“敏感日子”,要如臨大敵般派出大量武裝警員在鬧市戒備,甚至在街上有人舉白紙也要被查問呢?
拚經濟皆因經濟確實低迷
李家超強調往後香港的發展重心是經濟,另壹個主要原因是近年香港的經濟狀況愈來愈差。受中美貿易戰、香港社會形勢變化及經營成本高昂等多方面影響,香港經濟狀態陷入困境,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屢創新高。
香港經濟各方面陷入困局,以往租金高昂及人山人海的旺角鬧市店鋪已關門大吉,乏人問津。
世邦魏理仕在今月最新發表的《2024年上半年香港商業房地產市場觀點》顯示,第贰季甲級寫字樓總空置面積達約1,500萬平方呎,空置挛g擁諞患鏡16%增至第贰季的16.9%新高。
報告亦指出雖然目前核心區店鋪租金已經較2019年高峰時下跌約30%,但上半年累計錄得3.7%升幅。另壹方面,在剛公布的六月份香港制造業經理人采購指數(PMI)進壹步下滑,錄得48.2,是連續3個月低於50,也是2022年10月以來的最低點。
對於目前的香港經濟困局,香港政府卻似乎還沒有找到對症下藥的方法,反而高調組織“廟街夜繽紛”等各種“日夜都繽紛”運動,並在政府總部“門常開”以外舉辦的“發光蛋”等活動,意圖振興旅游業。可惜這壹切不僅對經濟發展沒顯著成效,反而因為外觀不佳成為市民甚至國際笑柄。例如近期在中環海濱區舉行的“SummerFest中環夏志”戶外活動,擺放英國巨石陣和復活島摩艾石像等5個人工智能設計的充氣擺設,不僅被市民認為是不吉利,甚至被國際知名AI藝術家批評非常丑陋並要求停止展覽。
另壹方面,香港政府近年的施政措施造成擾民,甚至因此影響經濟發展,“垃圾征費”爭議是近年最明顯的例子。李兆波對此表示:“香港政府近年有不少政府忽略經濟方面因素,例如垃圾征費、國安法實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零容忍政策,及疫情期間取消對外航班等。”
政府施政失誤無法予人信心
香港政府對於社會及經濟問題未能對症下藥,反而因為垃圾征費等多項措施擾民,令香港市民普遍對政府失去信心。鍾劍華坦言目前香港政府毫無號召力,他告訴美國之音:“如果不能震臂壹呼叫人響應,無論做什麼都只會事倍功半。例如政府希望鼓勵消費刺激經濟,但市民全都把錢存下來,寧願留在長假期到日本或台灣呼吸新鮮空氣。政府呼吁人們留港消費、支持飲食業,大家卻繼續不理會。政府呼吁人們投票,人們又不理會。這政府是沒有任何號召力,壹個無號召力的政府是做什麼都不能。”-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