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7-12 | 來源: 谷雨數據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壹些人認為,超級中學是幫助“小鎮做題家”實現高考夢想的途徑。這種說法並不准確。
它們並不只是集中了本地的優秀生源和師資,也在臨近城市“掐尖”。據報道,2019年,在衡水壹中招收的2667名高中生裡面,只有900人來自衡水。
衡水中學當年的高考狀元劉嘉森曾在采訪中說,自己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小鎮做題家”,因為是從外市來到衡中讀書,需要繳納2萬元擇校費。他來自雙薪家庭,父親是公務員,自己的很多同學,也同樣都是來自小城市的雙薪家庭。
02
超級中學越強,
清北錄取分數線就越低
只要超級中學存在,和其他學校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導致“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馬太效應”。
根據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的研究,每年有學生考入清華北大的高中可以分為叁類,按照考入清北人數的省內排名,排在前10%的是第壹類,第贰類則是排名中間50%的,第叁類是排名後40%的。
這叁類中學差異非常大,第壹類高中平均每年有30.9人考入清北,第贰類是5.8人,第叁類只有1.4人。總體趨勢是,第叁類高中數量持續下降。
與此同時,第叁類高中考入精英大學的學生數量也越來越少,不到前兩類學校的伍分之壹。
教育馬太效應形成的原因,無外乎尖子生外流和優秀師資外流。根據《縣鄉的孩子們》壹書中呈現的調研,如湖北某個縣城中學,也是省示范高中,2004到2008年,壹共有16名學生考取清華北大。由於縣中能提供的薪酬待遇有限,2010年起,這所縣中每年都有老師跳槽去其他重點高中。而2014年到2021年,中考成績排名年級前30的學生裡面,只有15%會留在縣中繼續就讀,其他都會去市裡讀高中。從2008年之後直到2021年,這所縣中沒有出過壹個考上清北的學生。
跟很多人的直覺不同,數據顯示,超級中學會降低省內高考的整體水平。研究發現,超級中學造成的教育壟斷指數每增加壹個單位,省內的普通理科壹本線就會隨之下降16分。
03
更多的縣中學生,
只能成為“小鎮錯題家”
超級中學越大,普通中學學生越難以獲得高質量的教育。特別是對於縣城、鄉鎮、農村的學生來說,連考上壹本的機會都少有。
在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的報道中,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對於“超級中學”有利於農村孩子實現躍遷是壹種誤解,事實恰好相反,在超級中學所在地,農村生源壹本上線率呈現逐年下跌的趨勢。
從學校的層面來看,超級中學集中在大城市。在上文提到的叁類中學裡面,第壹類超級中學大多集中在直轄市、省會或者副省級城市。第贰類中學多在壹般地級市。相較之下,第叁類,也就是考入清華北大人數最少的40%,多是在縣城。
再來看超級中學的生源,雖然吸納了附近城市的優質生源,但是極少有來自農村的學生能夠就讀超級中學。
我們很難直接獲得超級中學裡農村生源的比例,不過2021年的研究表明,到2014年,在北京大學來自超級中學的生源中,只有2.1%是農村戶籍。相比之下,考入北京大學、畢業於壹般高中的新生中,有17.6%是農村戶籍。-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