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7-15 | 來源: 代軍哥哥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張藝謀超生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張藝謀從壹個籍籍無名的攝影師轉型成為炙手可熱的壹代名導,壹方面靠的是卓越的才華,另壹方面同樣少不了那些壹次次為他擴大名氣的“謀女郎”們了。
眾所周知,張藝謀對電影劇本以及選角都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而這也成了他的作品後來都能獲得成功的重要環節。
似乎只要能和張藝謀的電影扯上關系,成名拿獎都不在話下。也正因如此,即便張藝謀要求嚴苛,女明星們還是爭相想要參演他的電影,哪怕只是壹個小小的配角,都足以讓不少人爭破腦袋。不過在這其中卻有壹個女人例外。
她不僅讓張藝謀為自己多次修改劇本,苦苦等待,最終還缺席了演出。奇怪的是,壹向追求完美的張藝謀面對此情形,寧願空出這壹角色,也不找別的人頂替。這個女人就是被譽為“香港(专题)的女兒”的梅艷芳,而她也成了張藝謀終生的遺憾。
2004年7月,電影《拾面埋伏》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首映慶典,影片末尾,黑色的背景上寫了壹行字:“謹以此影片緬懷梅艷芳小姐”。
這部電影將張藝謀與梅艷芳緊緊聯系在了壹起,也讓眾多歌迷影迷們更深刻地了解了兩人之間的遺憾。
電影《拾面埋伏》裡的“大姐”是壹個美麗又熱情的女子,臉上總是帶著甜蜜的笑,她的身份是“小妹”的母親,同時也是壹個女俠客。張藝謀認為梅艷芳的氣質與形象和這個角色拾分貼合。雖然兩人只見過兩次,張藝謀卻認定了梅艷芳,甚至為了她更改故事主題,加重戲份,直至成為全片中心人物。
只是那時梅艷芳已經確診癌症,想要治好甚是艱難。但張藝謀對這壹選角相當執著,即便了解了真實情況,也堅信梅艷芳會好起來。兩人最後壹次見面,張藝謀還與其約定要合作音樂劇《胭脂扣》。可惜梅艷芳病情不斷加重,最終不幸離世,兩人的約定就此成為了張藝謀永遠的遺憾。
只是,讓張藝謀遺憾壹生的梅艷芳何嘗不是萬千粉絲心中的“意難平”呢?
1963年,梅艷芳出生於香港壹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中,父親早逝,母親開了壹家醫院維持家裡生計。因為哥哥要讀書,作為女孩的梅艷芳和姐姐就不得不擔負起了家庭的重擔,早早登台表演。
從13歲起,小小年紀的梅艷芳就開始輾轉於夜總會、歌廳等地方“賣唱”,成為了家裡賺錢的機器。也是礙於“歌女”身份,梅艷芳處處受人嘲諷,更沒有什麼伙伴。-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