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7-20 | 來源: 真實人物采訪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移民故事 | 字體: 小 中 大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4372位真人故事
我是金潔,今年48歲,上海人。
這些年,我創業過叁次,事業蒸蒸日上,感情卻出現問題。
為買房,前夫想與我假離婚,我不同意,結果真離了。離婚後,我帶著女兒移民澳洲,開啟了壹段全新生活。
如今,我在墨爾本經營著自己的小店,還交了壹個外國男友,日子過得舒心又快樂。
(我在澳洲)
我從小跟著外公外婆長大,童年充滿了時代烙印。爸媽都是知青,在安徽壹個很小的縣城插隊,壹年甚至是幾年才能和他們見上壹面。
雖然外婆對我很好,但也無法彌補心裡父母愛的缺失。
直到6歲,我才來到父母身邊,在壹起相處了7年。13歲的時候,因響應國家政策,我又回到上海外公家。
這時外婆已經去世,外公不太會照顧小孩,我就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洗衣、做飯……壹切事情都能自己處理。
當時爸媽工資很低,兩人加起來只有300元,要養育我和弟弟,顯然是杯水車薪。
中考的時候,他們建議我去考中專,其實我的成績壹直不錯,完全可以考高中。但是讀中專每個月會有生活補貼,壹畢業就可以進廠,等於端了個鐵飯碗,最主要的是,能減輕父母的負擔,所以我接受了他們的安排。
(我和弟弟)
我們家的教育氛圍是母嚴父慈。母親情緒不太穩定,脾氣急,對我們要求嚴格。我和弟弟每天都提心吊膽,不知道母親下班回來心情好不好,不知道有沒有做錯事惹她生氣,不知道會不會挨罵挨打。
幸運的是父親特別會安撫孩子,他性格幽默、樂觀。每次母親發完脾氣走了之後,父親就會過來逗我們:“她走啦,不用管她,來,我們玩這個……”
有了父親的安撫,我們很快又開心了起來。這也讓我在後來的成長道路上,即便遇到很不開心的事,我也能很快讓它過去,不會壹直沉浸在悲傷當中。
母親對我的影響也很大。有壹回,她叫我做壹件事,我很不樂意,母親說:“如果這件事情你是必須要做的,你開心要做,不開心也要做,那為什麼不選擇開心去做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