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7-24 | 来源: VOA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三中全会 | 字体: 小 中 大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结束之后发表的公报令中国国内外众多观察家和投资者感到失望,投资中国的重要窗口香港股市在会议结束当天下挫。现在观察家分析家们在分析中共三中全会缘何令人失望,以习近平为首的中共当局今后要向何方前行。
高调宣扬希望,前路缺乏细节
本应在去年就要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没有说明的情况下推迟到今年7月中旬才召开。分析家们普遍认为,这可能显示中共当局有关经济的大政方针的三中全会有难言的苦衷。
在观察家们看来,那些苦衷问题大都是中共当局自己制造的。它近年来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三年疫情清零政策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切实有力的重大打击,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疫情之后中国经济重启乏力,加上中共当局一度大力扶持后来又进行调整的房地产业陷入困境,民众对今后的经济前景不看好,不敢消费。此外,中共当局推行了二三十年的严酷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也大显成效,导致中国出生率断崖式下跌,新增劳动力人口快速萎缩,人口老龄化超速前进。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种种明显的困局,中共当局只是承认消费者缺乏信心,承认中国新增人口不足是问题,但不承认自己是问题的制造者。中共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政策思路是鼓励民众消费,鼓励民众多生孩子。但这种头痛医脚式的政策不出所料地没有奏效。中国国内外众多观察家普遍指出,中共当初迟迟不召开三中全会是因为应对严重经济问题无方,即使是召开三中全会恐怕也难拿出什么令公众或投资者信服的新政策思路来。
中共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一种另类的“不负众望”的方式宣告结束。7月18日中共三中全会结束并发表公报,世界媒体普遍以“缺乏细节”来形容三中全会及其公报。《纽约时报》当天发表的报道的大小标题似乎可以用来概括众多国际媒体对中共三中全会的评价——“中国领导人提出高调的希望,但没有为经济复苏之路提供多少细节;高级官员们结束了旨在使中国经济摆脱病态的重要会议,但没有多少迹象显示他们有了一种根本性的重新思考。”
三中全会公报可谓习近平的政纲
许多观察家和批评者说,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长达5200多字,充斥着连篇累牍的空话、套话和口号,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和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在众多世界媒体和投资者为中共的这次中央委员全会所发表的公报口号充斥、细节阙如而感到失望之际,英国牛津大学学者、《红旗:为什么习近平的中国处于险境》一书的作者乔治·马格纳斯在接受美国之音书面采访时写道:
“现在评价这次三中全会还为时过早,人们最初的反应是针对它所发表的公报。该公报不出所料地缺乏刺激经济的建议,没有在经济方面改弦更张的新思路。但我们必须等待,或许要等几天看到中共发布重要的文件,才能确定中共当局对一些关键问题的具体政策和处理。或许我们到时候还是要失望,但我们应当等着瞧。”
政治科学学者王军涛博士对美国之音表示,在中共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和召开之后,中国国内外许多人、尤其是外国媒体之所以感到失望是中共的独裁专制体制使然。在民主制度下,政府和执政党在面临国家经济困境时必须谈具体的问题,要申明准备采取什么具体措施应对,但中共的独裁体制可以在人民被饿死的时候也照样高唱宏伟计划,不谈实际问题,当年的毛泽东政权是这样,现在的习近平政权还是一样。
与此同时,在王军涛博士看来,这次中共三中全会公报主要内容实际上是习近平蓄谋已久的政纲。他说:“我看(习近平一手主导的)三中全会就三条。一是中国要在产业结构方面实行大跃进,打造新质生产力(即中共政权所扶持的产业),要领导全世界新技术产品;二,为了保证这这一点,他要建立一个提取资源的全国性统一的经济体系,以打造全国统一市场为名,筹集他的所谓耐心资本(即长远的投资);第三就是通过大规模干部队伍清洗提供政治保障。”
王军涛博士说,习近平所推出的他这种宏伟目标或许有很多人感觉与己无关,就像毛泽东在1950年代最初提出生产大跃进赶超英国的宏伟目标时有很多人感到与己无关一样,但很快中国就发生了人造大饥荒,几千万人饿死;现在习近平要是再制造灾难,中国民众怕是会更惨。
王军涛表示,中国人之所以可能会因习近平制造的经济灾难而更悲惨,是因为自邓小平实行所谓的经济改革以来,中共政权的做法是向民众尽情尽兴地抽税,但民众的基本福利、民众的死活它不管,而毛泽东至少还要对人民的福利承担一些责任,至少是在理论上,至少是对一部分人。王军涛说,自邓小平以来的中共统治者,包括习近平,完全是公开地谋求一党之私,不管人民死活,比毛泽东还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