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4-07-29 | News by: 三联生活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奥运会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全身铠甲的女战士身骑白马一身飒爽运送五环旗
回想起奥运会开始之前,巴黎奥运会安保计划被偷、法国跳水运动员跳水时在总统马克龙面前脚滑摔倒,巴黎女市长亲自下塞纳河游泳以证明水质......种种“社死”场面纷纷出笼,外人要么看得乐呵,要么看得跺脚,倒是法国人自己,好像挺平静淡定的,或者换句话说,有种不管不顾的疯感。
到了开幕式,大家才发现,之前的种种乌龙毫不意外,毕竟在舞台上,法国人也从不掩饰种种“不光彩”,血腥的历史、名画被偷事件、嘈杂且供电不足的地铁统统可以拿来自嘲。配上史无前例的薰衣草紫色跑道、薄荷曼波色的攀岩墙、粉色的自行车道,也不急不慌地在奥运会正式开幕前一一亮相,带来的观看体验,倒是格外惊喜了。
浪漫的、革新的、反叛的,优雅的、文艺的……法式审美似乎很难用单一的语言去概括,但它为什么总是能惊艳我们?
几百年前,自称“我就是包法利夫人”的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在书中写道,“她很想去巴黎,她也很想去死”。巴黎,法国审美的代表,一座被称为“流动的盛宴”的城市,关于它的美的想象,关于它令人趋之若鹜的魅力,从来离不开浮华与喧嚣的时尚二字。
奥运会前夕,巴黎波旁宫的廊柱下陈列了6座色彩浓郁的维纳斯雕像,将古典雕塑艺术与运动项目混搭,十分令人惊艳。这组艺术装置作品名为《美丽与姿态》(La Beaut éet le Geste),由艺术家洛朗·佩尔博斯(Laurent Perbos)所设计,她为女神维纳斯重塑手臂,将拳击、网球、篮球、冲浪、射箭、标枪融入其中。
从当代时尚的角度切入,去看本届奥运会的审美,不难发现,诸多看似破次元壁的混搭,正是法式审美的精髓——审美的“人文主义”。即在全面追求现代性的潮流之中,尊重历史也尊重真实的、当下的需求。在诗人席勒看来,感性的人必须先变成审美的人,才能成为伦理上的人。有学者将席勒这种以整体的人为中心的审美思想概括为审美的“人文主义”或“审美人类学”。-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