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7-31 | 来源: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因对补偿安置不满,长沙市国营综合农场的拆迁户时有自发阻工的现象,还有一部分人长期上访。粟某某是上访者之一。
“粟某某的孩子当年还小,分的补偿更少,他一直不满,人口安置费一直没去领。”张强介绍,“今年他小孩结婚,可能也是经济紧张,事发前一天的7月25日,他还去了洪山管理局。”
“两安用地”之争
阻工和上访事件,围绕的主要是“两安用地”的处置和收益分配。
“两安用地”,是2000年施行的《长沙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及《长沙市征地补偿安置条例实施办法》(俗称“长沙市60号令”)而产生的一个名词,是指在征地拆迁中,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批准的建设用地指标和规划要求留出一定比例土地,安置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简称“两安用地”)。其中,村民生活安置留地,用于村民建设安置房;生产安置用地,则用来给失地农民发展生产,可进行出租、合作等运营获取土地收益,以保障其长远生计。
多位综合农场拆迁村民称,他们的“两安用地”被处置,但他们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7月26日,他们对月湖郡商业裙楼项目阻工,也是认为那块地原是他们的“两安用地”。
综合农场拆迁村民反映的“两安用地”问题由来已久。
2009年9月7日,长沙市开福区政府发布《关于综合农场生产安置留地有关问题的通告》,针对的即为“综合农场部分群众突出反映的生产安置留地收益处置的问题”。
2009年公告的3000多亩综合农场“两安用地”情况。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图
通告显示,根据长沙市60号令,长沙市国土资源局核算综合农场的“两安用地”总指标为3559.88亩,其中生活安置留地1753.04亩,生产安置留地1594.02亩,原有企业保留用地212.82亩。已批回并使用的“两安用地”2238.29亩。
按这个数据,综合农场还剩余1321.59亩的“两安用地”。
通告称,综合农场在几年前就开始了生产安置留地处置工作的探索,一是安排部分生产留地直接用于安置房建设,实现了部分生产安置留地的初步分配;二是场民代表大会决定,同意将部分生产安置留地依法转让,所产生的收益用于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贴补。
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开福区研究决定,综合农场成立“两安用地”核算组,当年年底以前完成生产安置留地处置收益的清算;在核算清理的基础上,由综合农场拟定收益分配方案;群众酝酿讨论后,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再交由场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
此后数年,村民们发现,那些曾经被划为生产安置用地的地块,陆续建起了一些物业项目。
生产安置用地的收益分配问题,成了村民阻工和上访的源头。
针对有综合农场拆迁村民反映的拆迁安置补偿不合理、生活困难、请求解决长远生计的问题,2018年,长沙市洪山管理局曾书面答复了一位访民。
对人口安置费过低问题,答复强调这是按场民代表大会制定通过的《长沙市国营综合农场人口安置方案及实施细则》发放的。对于生产留用地处置与收益分配问题,答复称,“现我局与开福区人民政府及市、区相关职能部门正在加紧处理,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局领导多次与广大拆迁群众、代表、理事会成员进行情况通报。下一步我局会协同相关部门加快工作进程,争取早日解决这一问题。”
多位村民介绍,此次上访之后,2018年12月,综合农场对“两安用地”的处置进行了一次收益分配,每个拆迁户可以分到4万元,但必须按手印通过一个决议。-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