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4-08-02 | News by: 李兴平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300万满清八旗骑兵所凭仗的,正是那股凶猛如狼、血性难驯的战斗力;而与之对抗的3亿汉人,却并不推崇武力,更倾心于儒释道的儒雅文化。这一矛盾最终造就了满清的一统江山,将汉人的和平愿景彻底击溃。
但更为隽永的是,在这两种文化相互博弈、消长吞吐之际,也正孕育着未来融合的契机。毕竟,与其永恒对垒,不如相互借鉴、共同发展。这一趋势,很快就在满清入关后的漫漫岁月里得到了印证。
三、满清政权的三板斧
诚然,满汉之争由来已久,民族矛盾一直阻碍着两族的融合。但在满清初期,统治者们却出人意料地采取了一系列睿智之策,从而最终化解了民族歧视,达成了大一统的局面。
其中最为关键的,莫过于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早在清初,顺治皇帝便下诏:"各种语言、各种服饰、各种风俗,无不允许。"这一政策直接为汉人营造了宽松环境,大大缓解了满汉矛盾。
为了进一步巩固政权,满清政府对待汉族人民更是小心翼翼。他们明令禁止对汉人实施杀戮、抢掠等暴行,更谨遵汉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不加剥削。这些举措无疑赢得了汉人的拥护与信任。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满清统治者们还竭力实行了一系列廉洁勤政的措施,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民心。这从康熙帝的两件事上可见一斑。
据载,有一回康熙出行途中,见一农民承受暴雨仍在耕作。于是当即亲自下田帮衬,并慷慨赐予农民金银赏赐。从这一点小事上可窥见当朝统治者多么贴近民心。
另一件佳话则是,当时内廷曾有妇人受贿行贿的丑闻,康熙帝闻之大怒,当即决断:"即便我儿媳有过,亦不能例外!"其公正无私的风范,更是给社会树立了极佳的榜样。-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