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10 | 來源: 真實人物采訪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移民故事 | 字體: 小 中 大
高考落榜去加拿大,1年畢業半年拿永居,全靠拼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4557位真人故事
我是Elma,95後“港贰代”。
我長相秀麗,從小就有個夢想,站上“香港小姐”比賽舞台。奈何,身高只有1.48米,我只能望夢興歎。
17歲那年,我不過做了很多年輕人都會做的事,卻因此高考落榜。後來,機緣巧合下,我來到加拿大繼續學業。
壹個人來到異國他鄉,我像是推開了未知世界的門,跌跌撞撞往前走……
(我是Elma,畢業典禮時)
早些年,我父母從老家廣東開平來到了香港。那時候,爺爺有壹個來港機會,但他不願背井離鄉,想把名額給伯父,但伯父已經結婚生子,同樣顧念家,就讓給了當時單身的爸爸。
確定要留在香港後,他把老家的女友(我媽媽)接過來,在香港安了家。
我1998年出生,上面有兩個姐姐,下面有個小我11歲的弟弟。父母都是打工人,家裡經濟條件壹般,養育我們肆姐弟,挺不容易的。
這裡小學壹年級入學,首先按“自行分配學位”考慮,我讀了壹所公營小學,就是政府資助,免費入學的那種,這也是香港工薪家庭的首選。
下課後,我也報了補習班,上到晚上柒八點,遇到考試、測驗,會補習得更晚壹點,大概壹個月有那麼壹兩次。平常的功課不會多到要熬夜。
父母沒有逼我,我怎麼舒服就怎麼來。
(中學時的我)
小學六年級時,我拿著成績單,聽從老師的建議,申請了心儀的信義中學,它在香港屬於中等偏上的公營學校。
還記得當時的面試環節,我用英文讀了壹篇文章。最終,我被這所學校錄取。
感覺在香港讀書沒有太大壓力,但也正因此,我沒有認真讀書,後來成績開始下滑。
所以,壓力是壹把雙刃劍,用好了能成為動力,是好事。我沒壓力就沒動力,感覺被耽誤了。
從中壹讀到中伍,我是個文靜的姑娘,中規中矩地上課下課。但到中六,我完全變了壹個人,這是因為我有男朋友了。
中六畢業季,高考前壹天,我和男友吵架,為了得到他壹句安慰,我在他家樓下等到快天亮,卻始終沒能等到他。
我疲憊地趕回家,倒在了床上,在輾轉反側中沉沉睡去。壹覺醒來,我傻了眼,匆匆打車趕到考場,距英語考試結束還只有10分鍾。所以,整張試卷我只答了10分鍾。
(中學畢業了)
英語底子本來就差,滿分5分,我只考了1分。毫無懸念,我高考落榜了!連相當於內地大專的副學士,我也夠不上。
無奈,我找了壹家咖啡店,開始了打工生涯。
也許命不該如此,不久,父母在地鐵看到壹則加拿大留學海報,問我要不要去。不甘心現狀的我,當然要抓住這次改命的機會。
2017年,19歲生日過後的第贰天,我來到了加拿大溫哥華。
眼前的世界像童話般新奇、美麗!冷冽的空氣,湛藍的天空,皚皚白雪覆蓋著大片土地。第壹次看到雪,激動不已。
我申請到了Langara College的幼師專業。因為這個專業更容易拿到永居,而且我不抗拒和孩子們在壹起。
父母幫我出學費,我則在讀書之余去打工賺些生活費。
壹開始,我住在親戚的大house裡,但很快發現,大家性格、生活習慣相差太多,說話都不投機,還時不時出現小摩擦。
(2017年剛到加拿大,第壹次看到雪)
除了壹起外出聚餐,其他時間,我都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有壹天晚上,洗手間爬進壹只蜘蛛,我從小就看不了這種生物,嚇得渾身發抖。慌亂中用水去澆它,結果把洗手間的地毯弄濕了。
親戚劈頭蓋臉罵了我壹頓,我極力辯解。後來,雙方爆發了激烈的爭吵,親戚氣憤地把我的行李箱丟了出去。
箱子裡的東西散落到草坪上,看著漆黑的夜,我能往哪裡去?我哭著收拾了東西,無奈還是回到了房間。
想著如果在父母身邊,我怎麼會受這樣的委屈?想到這,我禁不住嚎啕大哭。
後來,我租了房子,是壹套房中的壹間臥室,廁所和廚房是幾個女孩共用的,我過上了集體生活,不適應但也很無奈。
被親戚不容,住逼仄出租房,我多想有個自己的小窩啊。
(我在加拿大就讀的學校)
來溫哥華後,我先讀了壹個ESL語言課程,想提升聽說讀寫能力。
這是外國學生必修的壹門語言課程,共有八個級別,壹級考試合格才可以進入下壹級,全部完成才能學習大學課程。
每個級別,其他同學大多都是壹次通過,我卻還要再學壹遍,從1級到4級,每壹級我都讀了兩遍。
學業較其他人落後,時間壹直被蹉跎,買房子的夢想變得那麼飄渺,我心裡有壹個聲音:“你壹定要強大起來!”
有了內驅力,果然不壹樣,ESL後面肆個級別,我都壹次通過。
很多同學怕壓力大,將幼教課程分配到兩年讀完,但我想把之前耽誤的時間追回來,只用壹年時間便讀完了。
上課期間,我還在外打了壹份工。為了改善之前的“壓力肥”,我也盡量抽時間去健身。
(加拿大下雪了)
壹年下來,收獲還是挺大的。學業完成了,還賺了些錢,體態從臃腫到苗條緊致,精神狀態煥然壹新。
我向著更喜歡的自己,壹步步邁進。
22歲,我畢業了。
此時,我父母也有了定居加拿大的想法。我如果做擔保,收入就要達到壹定水平。除了在幼教機構做壹份正式工作,我還在兩個餐廳兼職。
2023年,我回香港看家人,為了給我騰睡覺的地方,弟弟搬到客廳住了壹個月。觸景生情,又勾起了我買房的願望。
回溫哥華後,壹有時間我就去參觀不同樓盤,了解買期房需要多少首付,每月還多少貸款。了解過後,我開始對自己的收入支出作出規劃。
夢想確實是個好東西,給了你往前奔的動力!
(我還是健身達人)
2023年11月,我拿到了楓葉卡。
原本為拿身份讀了幼教,但我幸運走了“捷徑”。2022年中,我讀完課程,按正常程序,需要工作滿壹年,在雇主擔保下再申請拿身份,之後才能參與政府抽簽審批。
但正好趕上了加拿大針對香港人有移民政策,正規院校畢業的香港人,再考個雅思,分數夠的話,就能直接申請了。
我2022年8月遞交申請,2023年1月便收到獲批郵件,僅僅用了半年時間!11月,我就收到了楓葉卡。
而我幼教班的其他國際生同學,還在按程序壹步步走。
但機會都是留給有准備的人,來加拿大後,經過多年歷練,我已是個獨立、努力的女孩,關系到自己前途的事情,怎能不格外關注呢。
(旅游途中)
做了兩年的幼教工作,我不確定它是不是自己想幹壹輩子的事情。
大多數情況下,孩子們軟萌可愛,全依賴著你,家長也特別信任你,確實很有成就感。但孩子之間問題不斷,吵鬧、打架、爭奪玩具……我“喊”得根本停不下來,好幾次嗓子啞得失聲。
差不多每兩個月我就會生壹場病,遇到傳染病在園裡流行,就更忙暈了。
我想暫停壹下幼教工作,自己才20歲出頭,多嘗試就是多給自己機會,而且有身份後再讀書,學費也會便宜約3/4。
我曾有個烘焙夢,決定系統學習下,壹個人靜靜享受烘焙時光。
(忙碌的幼教工作)
2024年初,我辭去了幼教工作,重新回到學校讀書。
做烘焙,讓我看到了自己內秀的壹面。閒暇時間,我會為自己做“拿破侖”、“酥皮千層牛角包”。深吸壹口氣,那絲絲香甜仿佛能驅趕走煩惱,那是幸福的味道。品嘗精致美食時,更有壹種被寵愛的感覺。
壹直以來,我都想記錄壹下自己的人生,但不懂怎麼弄,就拖延了下來。
沒想到,在烘焙課交到壹個朋友,她來自內地,大概是同根同源的原因,我倆很投緣。她手把手教會我怎麼拍視頻,怎麼剪輯。
現在,我已經愛上了自媒體,經常在自己賬號上分享生活中的美好點滴。
至於今後更想從事什麼職業,幼教,烘焙,還是其他的?我還在摸索中,不能確定。
(2024年,我在烘焙課上)
想起小時候,因為覺得拉小提琴特別優雅,便求我媽讓我去學。雖然家裡條件不好,但我媽還是為我買了琴。可惜,每天拿著琴上學,我覺得很累,僅堅持了壹年,便打了退堂鼓。
現在想想,也許不是真的喜歡,也許是缺少正反饋難於堅持,如果能多嘗試,找到真正的愛好,現在就不會仍在迷茫中摸索。
所以,我現身說法,告訴14歲的弟弟壹定多嘗試,等他20多歲時,別像我壹樣,還在找人生方向。
待讀完烘焙課程後,我大概率會回到幼教工作,畢竟工資比烘焙高出壹倍,壹小時可以拿到近40加元。
沒有壹份工作是完美的,在不同階段,能符合預期的就是好工作。
(2023年,參賽“香港小姐”)
在加拿大,人們更在意怎麼過好自己的生活,不會太關注別人,更不會去diss別人。
我也明白,如果活在別人的評價裡,就沒法過好這壹生。有夢想,就要去追。
2023年,我25歲,在參賽限定的27歲前,回香港圓夢,站上了參選港姐的舞台。
身高148cm,體重48kg,沒有學歷,和傳統意義上的美女“港姐”似乎不搭邊。
但我不在意這些。佳麗們各美其美,有的伍官明艷、身材壹級棒,有的幽默風趣,氣質出眾,有的走路帶風、個性拾足。在這裡,美不僅僅是比拼容貌和身材。
和大家壹起學習、參賽的日子裡,我也學會了欣賞自己。
在讀書、移民、工作上,我覺得自己足夠幸運。但在感情上,壹直走得跌跌撞撞。
我交過幾個男友,但感情始終沒有著落。
(2024年6月,我在冰島旅游)
我的幾個同學、朋友,和戀人感情穩定,馬上要幸福地步入婚姻了,我卻無法更進壹步。我忍不住問自己,是我的問題還是別人的問題?
曾經的前男友,控制欲很強,知道我喜歡跳舞,卻不讓我去,跟他在壹起,我越來越沒有自我。
我工作很忙很累,想讓男友幫忙訂壹個洗發水,結果大半年過去了,他還沒訂。感覺他沒有把我放心上,也不夠有擔當。
因為戀愛腦,我已經吃過苦頭。現在,我對感情和婚姻很執著,但不能確認是自己想要的,也不會草率走入婚姻。
保持“距離”後,我和親戚的關系也緩和了很多,親戚做家鄉小吃,會打電話叫我過去。過年過節,我也會去帶禮物去看望他們。
成長中的痛,讓我更加清醒。
(越來越自信的我)
每壹步走來,都刻骨銘心,“痛”讓我成長。
當年高考失利,我來到了溫哥華,經歷了生活的拷打和歷練後,鍛煉了獨立生活能力,還取得了學歷,拿到了身份,有了追夢的勇氣。
今後,我會追隨自己的心,多嘗試新鮮事物,比如花時間留心健康行業,多運動、跳舞、研究養生中醫食譜等。
我始終相信,壹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勇敢地往前走,也壹定會看到驚艷的風景。
(請關注主人公賬號“香港人在溫哥華”)
【口述:Elma】
【撰文:自然】
【編輯:醉紅顏】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裡感受不壹樣的生命軌跡,這裡的每壹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壹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擊關注哦!@真實人物采訪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號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