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14 | 来源: 独角鲸工作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其实,在这次事件中,俄方的应对失措,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撒谎”、“无能”。俄方的困难,远超想象。
02
库尔斯克,再次“沉没”
乌军攻入的库尔斯克州,是俄罗斯中央联邦管区下辖的行政主体。中央联邦管区汇聚了俄罗斯的精华所在,其中包括莫斯科州、莫斯科市。可见库尔斯克州有多重要。
库尔斯克州的重要性,源于它的地理位置。与乌克兰长达245公里的边境线,是俄通向欧洲的西南门户。距离莫斯科540公里,是首都圈的“卧榻之旁”。毗邻的别尔哥罗德州是俄军哈尔科夫方向攻势的大后方。
因为地处要冲,库尔斯克州是俄罗斯重要的交通枢纽,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二战期间的库尔斯克战役,重要性不亚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甚至有观点认为,这场战役才是卫国战争真正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切掉了德军的胳膊,库尔斯克战役打断了德军的脊梁”。
如今乌军不仅顺利攻入了这个堪称“脊梁”的地区,还集结了相当的兵力、控制了大片地区、严重威胁交通线,成了首都圈的“卧榻旁的鼾声”。俄方的压力可想而知。
压力首先来自军事。
如此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失守,损失了大量军事物资是小,影响乌克兰境内的俄军补给是大。这次俄乌冲突中,俄方一直被补给问题困扰,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乌军扎在这个战略要冲地区,就是如鲠在喉。
乌军在库尔斯克州的规模目前还不算很大,至少没有大到对莫斯科造成实质威胁的程度。但是,由于俄军的电子战水平很低,很难第一时间掌握乌军的动态。乌军掌握了相当程度的军事主动权。比如“横向移动”攻击别尔哥罗德州的军事威胁,会对俄军正在进行的哈尔科夫攻势造成干扰。
据俄媒报道,别州已经出现了成建制的乌军。8月9日,俄方把别州和库州打包的“三州反恐”,可以证实此消息的真实性。
图/央视新闻
这里要给格拉西莫夫大将“辩诬”。他最初对乌军数量“仅1000人”的错误判断,饱受“故意撒谎”、“习惯性瞒报”的指责,是有“背锅”之嫌的。
作为职业军人,格大将应该深知这一境内战事的敌情是纸包不住火的,撒谎毫无意义。“进入库尔斯克州的乌军仅1000人”,很可能就是当时他所掌握的信息,而不是刻意隐瞒。
其实,格大将的误判不难理解。经北约改造和援助的乌军,电子战的水平远超俄军。战场隐蔽做得更好,指挥协调能力也更强。
目前有信息称,乌军至少是兵分三路分批次进攻库州的。第一时间全面掌握乌军动态和规模,很可能超出了俄军的技术能力——俄军自己动不动就摆出“一字长蛇阵”,时不时闹出失联事故,可见其信息技术水平见肘捉襟。
要求俄军在库尔斯克州245公里的边境线上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敌情,是不是有点“超纲”了?不是格大将不诚实,而是手头没有真实信息。
同样的道理,乌军一旦在库尔斯克州扎住了,就掌握了机动方向的主动权。到底怎么“动”并是最的重要,重要的是有选择行动的先手之利。俄方很难有效实施机动防御。
03
军事决策和政治决策的两难-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