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14 | 來源: 自由亞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叁中全會 | 字體: 小 中 大
叁中全會後,中共官員陸續表態支持中央路線。其中,外長 #王毅 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強調中國必須跨越多種"陷阱"。https://t.co/v7Gtl4yrMh pic.twitter.com/9L2JFH07Zb—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August 14, 2024
叁中全會後,中共官員陸續表態支持中央路線。其中,外長王毅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強調中國必須跨越多種"陷阱"。
繼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8月9日在“求是網”發表長篇文章表態後,外長王毅13日也在《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為進壹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的文章,提到中共贰拾屆叁中全會的《決定》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為進壹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王毅坦言,中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不過他表示:“壹個矢志改革創新的中國不斷發展壯大,必將成功跨越所謂‘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必將進壹步增強世界和平與國際正義的力量。”
中國式現代化內涵
王毅即將在8月14日至17日訪問緬甸,並赴泰國主持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九次外長會、出席中老緬泰外長非正式會晤。
在此之前的北戴河休假期間,包括王毅在內的不少官員都停止公開活動。不過,中國外交部8月1日還是舉辦了叁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的活動。
台灣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龔祥生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指出,中方自認要符合中國獨特國情,提出“中國式現代化”說法。
龔祥生解釋:“中國認為不能照搬西方的經濟發展、社會自由化、言論自由,走向民主自由。中方不認為中國必須走西方的方式而要走自己的路,自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完成很大經濟成果,要證實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的中國式現代化最適合中國;要保證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領導,由上而下的架構,最符合中國發展模式,其他不要來說叁道肆。”
中國經濟困境源自美中貿易戰
龔祥生說,國際社會希望中國市場逐步擴大開放,中國能走民主化理論,民眾收入增加就會心向民主,要求更多權力。但習近平上台之後發現,民間資本愈大、不受控,對政權就有所威脅,因此他以國家安全的名義鞏固政治極權,推動國進民退,像馬雲等經營的大型民企都遭受限制,嚇跑不少外資。
龔祥生表示:“幾拾年改革開放下來後,反而看到中國利用經濟實力轉換成綜合實力,更加強化社會控制,走向跟西方當初所期望的中國現代化相反的方向。中國自己種什麼因,造成什麼果。”
王毅文中提到,中國將通過改革創新,必將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就此,台灣的國策研究院資深顧問陳文甲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指出,“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新興大國與既有大國之間因權力轉移引發的沖突。
龔祥生表示,中方認為美中之間必有壹戰,如果沒有辦法跨越這循環,所有其他努力都徒然無功:“中方壹直想說服美國,彼此不壹定要敵對、你死我活,而是可以合作降低沖突。”
龔祥生指出,王毅就外交部門如何針對贰拾屆叁中全會定調發展的路線去遂行和平外交政策,包括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世界經濟全球化等,要怎樣爭取到平等,讓中國重新參與進去。中方希望透過外交途徑去說服其他對中國有所提防的西方國家,否則以美國為首的科技圍堵就是造成中國經濟停滯、走向困境的外在因素。
針對王毅宣稱必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陳文甲說:“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壹個國家在達到中等收入水准後,因經濟結構轉型不足、創新能力不足等原因,導致經濟增長停滯,無法順利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這壹陷阱通常伴隨著勞動成本上升、競爭力下降、社會不平等加劇等問題。”
經濟動力減弱 中國恐落中等收入陷阱風險?
陳文甲分析,對中國而言,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主要體現在經濟增長動力減弱、制造業升級困難和科技創新不足等方面。如果中國無法突破這壹困境,將會面臨經濟增長放緩、就業壓力增大、社會矛盾加劇的局面。因此,中國通過深化改革、推動產業升級、加強科技創新和擴大內需,旨在避免陷入這壹陷阱。
龔祥生提到,王毅是中共叁中全會中央宣導組成員,代表宣導委員又是外交部長,上述這篇文章應是他在政治學習會議上的演說講稿,主要是對內揭示外交部門該做什麼,以貫徹叁中全會的要求。
在文章中,王毅重申外交工作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並強調要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扞衛中共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決維護國家統壹和領土完整,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利用台灣、涉港、涉疆、涉藏、人權等問題幹涉中國內政、攻擊抹黑中國形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