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18 | 來源: 英國大家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英國 | 字體: 小 中 大
正值英國的畢業季,很多學生開始忙著籌備論文和答辯,但最近壹些留學生卻收到了校方的開除通知書,好不容易度過了壹年的留英學習生活,在臨門壹腳時卻被開除,這其中的滋味可想而知。
小A同學最近就找到英國某媒體哭訴,自己因為入學資料作假導致被開除了。
其實入讀英國大學之前,小A的語言成績壹直不是很理想,連續叁次考雅思都沒有達到理想的分數,加上自己申請學校的時間很晚,所以錯過了讀語言班的機會。當時學校要求馬上提交語言成績,雅思寫作還得打到不低於7.0的高分,為分數發愁的她無意間看見了中介的“特殊服務”,在得知學校可以接受托福成績之後,她決定鋌而走險,花錢請人代考托福來替代雅思成績。
4萬元打過去後,她也順利的進入到了自己夢想的英國大學,期間她努力學習,還沒有畢業就已經獲得了騰訊校招的offer。正在規劃自己美好未來的她早已把當年花錢替考的事情忘得壹幹贰淨,直到今年7月學校給她發來了壹封開除信,表示經過和托福官方回查,確認了小A是替考的。
小A覺得很冤枉,為什麼入學的時候不核查,讓自己早點死心,偏偏是在臨畢業的時候當頭壹棒,不僅不能畢業,還要被取消學生簽證,限時2周內必須離開英國,顏面掃地的她還得回國面對家人和朋友們。
其實抽查雅思成績、托福成績在最近壹年都已經成為很多英國高校的常態化操作,有壹些同學甚至壹個月內被抽查了2次,而面對這樣的例行抽驗,很多留學生已經習以為常,還有更多的留學生表示非常支持。
1
網紅造假無下限,英國政府介嚴查中國留學生造假風
“讀過中專,做過洗碗工,創過業,留過學,看過世界……我就是你遠在國外的人脈。”這句逆襲味滿滿的簡介是短視頻博主“梁勇”的“至理名言”。
他的留學視頻最近很火,在他的視頻中不僅自述了自己是“不壹樣的留學生”——無需擁有學士學位甚至高中畢業證書就拿到Nova SBE的碩士項目,還能去英國倫敦交流學習,而且還宣稱可以幫助像他壹樣低學歷背景的人進入Nova SBE,實現海外留學的夢想。
這種“從縣城中專到倫敦留學”的完美逆襲經歷,點燃了很多國內學術背景不完美卻夢想留學群體的希望。
這乍壹看有點像是在留學中介做廣告,然而戲劇性反轉的是,他在視頻裡提及的葡萄牙新裡斯本大學商業經濟學院(簡稱Nova SBE),今年4月在其官網中文頁面發表聲明稱,梁同學非該校學生,發表的內容未獲校方授權,學校也沒有他說的項目,同時校方還特意強調在官網公布的碩士課程申請條件中對不符合學歷背景的申請者是無法被錄取的。
隨著媒體的進壹步深挖,發現其實梁同學當時拿到的是葡萄牙另壹所大學米尼奧大學的語言班錄取通知,但因為基礎太差,上課經常聽不懂,所以去了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進修英語。
然而虛榮心作祟下,他編織出逆襲留學的經歷博取流量,以獲取利益。
不過,在某書、視頻號中也有很多類似的文案——“雙非逆襲港叁、低分沖牛劍等等,甚至還有“無背景申請名校...”等等,但是其中到底又有多少是真實的呢?
事實上,中國留學生的造假風潮其實由來已久,這些擺不上台面的東西壹開始基本是暗箱操作的偏門業務,在經過互聯網的包裝之後,什麼論文代寫、考試代考等儼然成為壹門生意,甚至壹些高分留學生們加入到槍手的陣營中。
過去3年裡,在英國被查處的大學生造假案例高達5萬人,而中國留學生的比例非常高。
英國政府教育部最近對於留學生造假現象也開始進行大動作,今年年初英國教育部宣布將對國際學生申請中的不良行為展開調查,除了對國際學生招生中的不道德和不良做法發出警告之外,還啟動畢業嚴查。
2
“保錄取”生意不再是留學的任意門
最近幾年港碩的風頭很旺,在壹些社交媒體平台上還有“保錄取”港大的廣告。
今年5月,正值畢業論文沖刺階段,香港大學法學院的學生NANA收到了來自學院行政部發出的郵件,要求其兩周內把英國碩士學位證書和成績單原件交到行政辦公室。
對於NANA來說想不明白,自己在入學的時候就已經提交過原件審核了,為什麼在臨近畢業還要看壹遍?而且大家都知道畢業再回學校要證明的速度不是壹般的慢,加上英國人做事也很拖沓,這樣肯定會耽誤如期畢業的節奏。
於是她試圖和校方溝通,通過宣誓的形式作為替代,因為在香港宣誓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後期審核後發現宣誓人作出虛假宣誓或是在宣誓後又違背宣誓內容的,就必須要承擔法律責任。所以最後她到香港民政事務署宣誓後才化解這次畢業風波。
其實這次復核並不是針對某些學生,而是對所有學生(留學生)的壹次篩查,主要是因為在5月中旬的時候,學校的壹名在讀碩士課程學生被發現有作業抄襲行為,經過2個多月的篩查,學校發現僅僅壹個學院就有30多名學生用假的資料獲得了港大入讀的機會,而且大陸學生占比很大。
我們之前也寫過相關文章:暴雷!港大2名內地學生被捕,近百人涉案!造假風波愈演愈烈,這群人藏不住了......
事實上,壹些留學機構為了可以招攬更多生意,對於想要出國又不差錢的金主開辟了多元化的“保錄取”菜單供其選擇。
如果語言不好,那麼就找人代考。雅思考試時需要攜帶身份證證明身份,同時需要錄入指紋,不方便代考,就換成只要拍照就可以的托福,最後在選擇留學目標大學的時候只選擇可以接受托福成績的就好。
如果學術背景有困難怎麼辦呢?沒關系,沒有錢解決不了的事情,不就是幾個蘿卜章的問題嗎?壹些機構甚至還能通過反向留學的方式給客戶搞到所謂的海外留學經歷背景的證書。
針對海外留學生的學術背景,因為造假的成本不高,監管難度很大,所以這個灰色地帶對於各方來說都顯得那麼的有利可圖。
3
為什麼針對中國留學生?
其實這並不是英國政府針對中國籍的留學生故意找茬,而是中國留學生的造假情況實在是太嚴重,當然其他國家的留學生也會出現用錢來美化自己的學術背景的現象,但是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多,那麼集中。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人們開始質疑英國留學,甚至稱英國的壹年留學為“水碩”。
看到身邊學習不咋地的同學,轉身直接獲得了英國名校的offer,誰看到不會覺得奇怪?又或者是知根知底的同窗,壹個英文都說不溜的人,每次考試都輕松過關,誰又會不好奇?久而久之,校方也會察覺到異樣,而大眾也自然會質疑英國的留學質量。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英國大學開始嚴格審查,倒追查學生的學術背景問題。借著香港大學學歷造假事件的風,6月開始英國很多大學也開始行動起來,從入學的資料開始著手,無差別的進行學術造假的打假行動,當然語言成績也是重點復核的項目。
首先“暴雷”的是曼徹斯特大學。從校方的郵件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學校方面認為該學生之前備案學籍有問題,也就是申請入學的時候涉嫌虛假資料,那麼如果不進行佐證,就會直接撤回offer。
要知道在英國英國的學歷誠信是受到QAA(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監管的,如果被QAA抓到學歷造假,不僅學歷會被取消,以後再也別想來英國留學。
而為了在入學前就杜絕這樣的情況,今年KCL直接引入了新的學術資料驗證機制,學術資料必須通過QC審核才能確認是否滿足要求。
寫在最後:
壹個謊言需要用另外壹個謊言來維持,在很多學歷造假的案例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們壹開始只想解決申請的問題,過了這關再說,從沒想過校方會啟動核查機制,最後壹年都白費了。
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很多中介機構是壹定知道這些道理的,但是在利益面前,學生的未來算得了什麼?更何況最後被處置的大多數都是購買他們虛假服務的學生,在他們的道義裡,購買者也是“活該”,因為他們從頭到尾都沒有想過對自己負責,那麼作為商家又何必對他們負責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