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22 | 來源: 上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奧巴馬 | 字體: 小 中 大
李濠仲:民主黨接連幾天的全國代表大會,黨內明星精銳盡出,卻因連番演說濃濃“布道味”,遭政治對立方譏為“造神”(對哈裡斯),這壹批評確實點出了哈裡斯個人領袖魅力不足,才需要大量藉旁人拉抬; 但就選舉必須,這本來就是場著重支持者內聚力的大會,正式取得政黨提名只是滿足機制問題,壹個總統候選人有否具備適格性,才是哈裡斯能不能真正和川普抗衡的關鍵。 那麼,廣受民主黨人歡迎的米歇爾(奧巴馬之妻)在大會上獲得滿堂彩的演說,對哈裡斯自然就有這層意義了。
盡管自奧巴馬選上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太太幾乎就成了米歇爾的代名詞,很多人都淡忘了她在成為第壹夫人之前已是壹名傑出的律師。 直到奧巴馬卸任多年,根據YouGov的統計(2024、Q2),米歇爾在最受美國人歡迎的公眾人物排行上,名次排在第5,竟比奧巴馬還高,堪稱今天最受民主黨支持者喜愛人物之壹。
除卻“第壹夫人”,米歇爾並沒有擔任過任何公職,卻依舊能累積政壇高人氣。 幾個面向觀察,奧巴馬寫的《應許之地》非常暢銷,米歇爾的自傳《成為這樣的我》亦廣受好評(還得到葛萊美最佳誦讀專輯獎),顯見她這方面才華不亞於奧巴馬; 奧巴馬以口才辨給見長,今天,廣為流傳的“當別人攻擊低劣時,我們要高尚回應”(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金句,則是米歇爾在2016年民主黨大會演講時所創。 她個人講說時的煽動性,有時連奧巴馬都不及。 21日民主黨大會,奧巴馬上台第壹句話就是:“我是唯壹傻到敢在米歇爾之後接著上台發言的人。” 相信台下觀眾應該會同意她對自己妻子這壹恭維。
此外,2020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前夕,NewsWhip曾發表壹項調查,發現米歇爾在網絡上得到的關注度,明顯遠高過任何壹位同場演講者,在當期壹周內社交媒體相關民主黨的主題中,提到米歇爾的就有756萬人次(包括點贊、評論和分享),足足是第贰名奧巴馬的伍倍,今天代表民主黨參選總統的哈裡斯,則勉強以8萬9千人次互動排在第拾名。
米歇爾好感度居高不下(至少在民主黨支持者中),且壹直延續到今年7月,當民主黨出現勸退拜登聲音,米歇爾更壹度成為被慎重考慮的接替人選,每回出現民主黨選民“願望清單”,她的名字都會非常醒目。 若就益普索(Ipsos)在拜登宣布退選前夕的民調呈現,米歇爾在登記選民間的好感度,不只高過哈裡斯15個百分點,她也是壹票民主黨潛在接棒者中,唯壹好感度高過負面觀感的人,而她仍是唯壹不具公職身分的政治人物。 只是米歇爾其實很早就回絕了勸進聲(早在今年3月就有相關消息出現)。
理所當然,民主黨無不將米歇爾視為明星助選員,早先拜登競選民調低迷時,也曾傳出拜登團隊比起奧巴馬,又更希望米歇爾能站出來助選。 到今天,最受民主黨歡迎的米歇爾出面為哈裡斯背書,即被視為在壹眾講者中(包括克林頓夫妻檔),最為激勵支持者的壹位。
先是壹名律師,之後是美國第壹夫人,同時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接著更擠身暢銷作家,外人很難確切得知米歇爾是什麼考量,讓她沒有挾著黨內高人氣跨出參選這壹步。 不過,於角色扮演上,她確實壹直很明顯地想刻意維持個人生活和政治世界之間的那條界線,從其著作、演講內容看,確實也總帶著“寧可留在政治外圍奮斗”的味道。 但當壹步步累積出相當的社會聲望,她並沒有疏離政治,就像她住在白宮那幾年,經由個人廣博的人脈,她幾乎讓白宮成了美國名人的聚集地,她也經常出現在軟性的政治脫口秀節目,從而建立起個人的公眾形象。
米歇爾鋒頭雖健,針貶時事用詞犀利,壹路以來竟又很少因言取禍,奧巴馬幾乎從不必替這位“比自己愛講”的太太捏把冷汗。 她回避了選舉(堅持不參選公職),還是離開白宮八年的“前第壹夫人”,卻仍被賦予高度政治期待,且成了本次民主黨大會的重頭戲,就這點看,米歇爾的確是活成了壹個非傳統“純政治配偶”的類型,於美國政壇實為罕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