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24 | 来源: 美国之音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落马 | 字体: 小 中 大
中共加大金融“反腐” 证券业权贵纷落马 https://t.co/CemWU45Bzs—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August 24, 2024
中国金融反腐持续加强,七、八月间中国的证券行业俨然处于风暴眼。
多名券商高管被悄然带走,中层和基层从业者面临倒查三年、微信聊天记录也要被审的窘境;中国监管部门正探索保荐业务收费和股票公开发行上市脱钩,政策一旦落地意味着行业生态发生巨变。分析人士指出,最新一轮针对券商业的整饬,背后有中共政治的考量。
证券业杯弓蛇影
8月21日,中国国家监察网站通报,中国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行长丁伟涉严重违法违纪。几个小时后,中银证券发布公告,指丁伟作为独立董事,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
中银证券的紧急澄清,被中国媒体解读成为证券行业陷入集体焦虑的最新一例,种种迹象显示,中共正对证券业进行新一波整饬。
8月中旬,中国中型券商国元证券投行业务总裁助理王晨,据报已被纪检监察部门带走调查;8月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国群落马,退休4年的中国证监会深圳监管局原党委书记、局长陈小澎被倒查;稍早前的7月下旬,海通证券副总经理姜诚君被带走调查,该公司还有个别部门负责人也在配合调查。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中国研究副教授冯崇义透过邮件告诉美国之音,证券业再掀波澜并不难理解:“习近平将他个人的权力安全放在首位,已经不再顾忌对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打击。习近平上台之后一直就通过‘反腐’来巩固权力,但金融领域专业性强、牵涉面广、科技含量高,因而在这一领域的‘反腐’相对滞后。”
证券行业危机骤起,被认为是中共最近一轮巡视的结果。4月中旬,二十届中共中央第三轮巡视进驻工作完成,15个巡视组对34家经济工作部门和金融单位开展常规巡视。截至8月中旬,2024年共有75位保荐代表人受到处罚,共涉及24家券商,监管层对券商开出超过200张罚单。目前,外界并不清楚这一波打击会持续多久。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冯崇义指出,中共中央强化金融及券商行业的反腐和打击力度,不是始于今日,而是2020-2021年,当年就大造打击资本“野蛮生长”和“扞卫金融安全”的舆论并采取一系列严厉行动。
“防君子难防小人”
舆论聚焦的背后,是券商从业者面临的压迫感。华南地区一家券商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美国之音,身边的监管确实在加强:“一方面是虚一点的,形形色色的主题学习、警示学习,紧箍咒从没有断过。另一方面相对实一点,过去的一些做法,今年在强化和升级。”
这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提到“内部四查”,一查股票交易账户,二查银行流水,三查微信聊天,四查征信报告:“以前是领导点谁的名字,谁就交上去,但今年已变成人人提交。以前忙业务稍微晚交了,或者哪一项没交,也没人催,现在情况已经不同。我也听说有些券商对员工的股票交易账户倒查3年,但我们公司还没有实行。”
这位券商人士谈及的倒查违规炒股,是券商近期自查升级的动作之一。根据中国经济新闻报《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部分头部券商近期针对内部人员及其亲属的股票账户展开三年倒查,透过交易设备、IP等的锁定和追查,判断账户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以发现并遏制违规炒股行为。
受访的这位券商人士同时介绍:“虽然严格了不少,但这些操作其实也还是防君子难防小人。就一般员工而言,银行流水查的是工资开户行,交微信记录前大家把很多内容都删了,交易账户、征信报告是没法改,但是真想打些歪主意的人,也不会用个人的身份去做资金往来的交易。怎么查领导,我们不清楚,但是领导们的办法肯定比员工多。“
金融反腐还是政治反腐?
谈及金融反腐是否是政治反腐,这位券商从业者表示:“是不是和打击王岐山的势力有关系?说实话,我们到不了那个级别、不了解情况,我们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的收入,什么时候不再减少。但是,因为站错队而出事,是有可能的。我们单位就有领导最近被查,而提拔他的上级领导此前几个月落马了。”
深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观察人士告诉美国之音:“在金融行业,利用职务便利牟利的方式很多。最近严打的证券行业,老鼠仓这几年其实也没消停。投资经理和相关利益方有信息优势,在公司买入股票或其他证券前先行买入,等到公司资金将股价拉高后再卖出,他们就在中间赚取差价了。但说实话,老鼠仓也是低级的,IPO保荐承销是重灾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