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8-31 | 来源: 谷雨星球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第三个发现: 体制外假期补课真比体制内卷
「教育开支随收入增加而递增」的现象,在花钱高峰期的暑假也非常明显:
年收入20万以下的家庭,暑假开支在1万出头;而20-50万年收入的家庭则增长到了2.9万;50-100万年收入的家庭则平均花了3.8万。
只不过,增长曲线的斜率有些不同。
家庭年收入迈入100万大关后,在孩子暑假规划的投入上迅速增加,坡度迅速爬升,达到了7.6万元,跟年收入200万以上的家庭花出去的8.3万相差无几。
那么钱都花在哪儿呢?在不同类型学校就读,暑假安排又有什么不同呢?
从数据来看,走体制内中高考路径家庭的暑假安排最多的三项分别是亲子游、课外兴趣班和学科补习班。而体制外路线的家庭则是学科补习班,夏令营夏校游学和亲子游。
对比不难发现,体制内假期更多会安排亲子游和课外兴趣班;而体制外则把假期时间花在学科补习和夏校游学上更多。
这就有了调研的第三个发现:
体制外假期学科补课比体制内还要卷,学术和看世界两手都要抓;体制内假期最爱亲子游和上课外兴趣班,进行学术外的探索。
再来具体看看对比。
学科补习班:
体制内外都必补就是英文和数学,其中体制外参加英文补习最多,而体制内则是补数学最多。其次体制内补习语文和理科的人数也排在了前三位。而体制外则是补习理科和搞科研竞赛项目制学习的人更多。
而从花费和时间来看,占比最多的是1-3万,1万元以下和3-5万元。也有13%的家庭为了学科补习花费超过5万。
课外兴趣班:
体制内外最多人参加的就是体育类,其次是艺术类、音乐类和科学类,整体差别不大。
从花费来看,最多占比是5000-1万元,其次是0-5000,其次是5000-1万元,算是暑假花费最少的开支了。
夏令营夏校:
体制内参与夏令营夏校和游学的学生整体比体制外少得多,其中最多人去了国内项目。而体制外则是持平,国内外都有。
在国内参加的项目以综合类和体育类为主,其次是文化类和学术类。
最多人花掉了1-3万元,时长在7-14天最多,也有27%的人选择超过了14天。-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