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9-04 | 来源: 洞见报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哈维尔有一个朋友,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被抓进去蹲了好几年大牢。他这位朋友有气喘病,一到烟味浓的地方就喘不上气。他求来求去,就想换个没烟的牢房,结果呢,压根没人搭理他。
后来,这事让一个美国大姐知道了,她心善,想帮帮他。她就给自己在报社当编辑的朋友打了个电话,想问问能不能写篇文章帮帮他。你猜那编辑咋说?“等他哪天真不行了,你再告诉我吧。”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报纸需要一个故事。气喘病不是一个故事,得等到人没了,成了悲剧,这才够格上报纸。
为什么?因为悲剧能吸引人眼球,能成个“故事”,大家才爱看,才愿意讨论。
其实,“考公女孩死在出租屋”事件也是如此。
假如不是因为死亡,假如现在她还活着,即便是她经历的、所遭受的是一模一样的的事情,她的事情能引起舆论这样的关注吗?
换句话来说,她的苦难,能够被人们看见吗?没有死亡,你关注什么?能看到什么?
大概率是没人关注的。
现在还有不少人生活在出租屋、地下室,甚至过街通道底下,这篇文章能引起共鸣,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为他们也没有得到过多的关注。
现在网上有些人已经开始攻击“贞观”的作者,说她是吃人血馒头。
事实上,作为房东的她,在权利受到侵害的情况下,还去赔钱了。这也算吃人血馒头?想象力真够丰富的。
试想想,如果“贞观”的作者不写这件事,那个女孩就真的没了就是没了,没人知道她的一生到底发生了什么。
对那个女孩来说,“贞观”的文章至少给她的生命留下了一点痕迹,虽然可能不完全准确,但也不应该受到那么多的攻击和诘难。
就像我昨天写的那篇《该怎么纪念“如春风一般的女法官”?》里面说的,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那你们知道更为悲催的是什么吗?
那就是,世界上没人知道有你这样的一个人存在过。-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