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4-09-10 | 来源: 观察者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苏丹国家博物馆藏品,上图为公元十世纪的基督教艺术品,下图为馆藏木乃伊。法新社
“获悉博物馆遭洗劫后,我们三四天没睡着觉。”上述官员说,“这些文物就是我们的身份,是苏丹人民的身份。你能想象失去自己的身份是什么感受吗?你在这个世界上就失去了存在感。”
他表示,他们正在与地方政府讨论追讨文物的事宜。“正常情况下,如果警察不在场,文物甚至在博物馆内都不能随便移动。”
谈到苏丹内战导致的文物流失,曾在国家博物馆工作的悉尼麦考瑞大学考古学家朱利安·库珀( Julien Cooper)十分担忧。
“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来自不同历史、时代和文化的文物。这是我们真正应该珍惜的东西。”库珀对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说,“没有人真正确定失踪的物品有哪些。自冲突爆发以来,博物馆一直处于战争迷雾之中,很难获得有关内部情况的报告。”
在苏丹长大的德纳·易卜拉欣(Dena Ibrahim)去年冲突爆发后便逃离了这个国家,她在写给《纽约(专题)时报》的一篇文章中痛批武装分子对博物馆的洗劫,对整个国家人民造成的创伤。
她回忆道,去年5月,快速支援部队武装分子闯入国家博物馆后,幸灾乐祸地打开了古代木乃伊的棺材,扰乱了3000年前的遗体。他们不仅把博物馆洗劫一空,还把那里当成了该组织的墓地。他们洗劫和烧毁了大学图书馆和档案馆,将稀有乐器付之一炬……
“一年前我逃离了苏丹的家。但数百万人仍被困在那里……饥荒蔓延,一座又一座城市被民兵蹂躏。”她写道,“他们偷走了我们的未来,如今正抹去我们的过往。”
2023年5月1日,苏丹喀土穆北部,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爆发冲突。路透社
2023年4月,由于政见不合,苏丹武装部队(SAF)与准军事组织快速支援部队(RSF)在首都喀土穆爆发武装冲突,战火随后蔓延至该国其他地区。至此,苏丹陷入了一场致命的冲突。
持续的冲突将本就脆弱的苏丹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当地民众的生活雪上加霜。冲突迄今已造成2万多人丧生,2560万人(超过苏丹人口的一半)将面临粮食危机,境内1000多万人流离失所,另有200万人被迫逃往邻国。
去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已开始摸底苏丹内战对喀土穆主要文化遗址和遗产地的影响,并特别关注有关总统府及其所在历史建筑内的共和国宫博物馆遭到破坏的报告。
教科文组织重申,根据苏丹已签署的《1954年关于在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缔约国有义务避免破坏或损坏文化财产。教科文组织谴责对所有形式的文化遗产的攻击和破坏、对文化专业人员和艺术自由的攻击,以及任何对博物馆和文化机构的掠夺行径。
在中东地区肆虐的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曾导致大量叙利亚、伊拉克等地文物流失,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于苏丹面临的相似困境,非洲媒体“现代加纳”网站9月4日发文指出,当前对苏丹国家博物馆的系统性盗窃,与帝国主义势力企图抹杀和瓦解苏丹人民文化和历史特征是分不开的。文章指责快速支援部队全面参与了焚烧和系统性破坏工作,藏有2000万份文件和1.3万册历史文献的国家档案馆、喀土穆国家和公共图书馆、国家广播电台档案、首都及各州移民(专题)总局的档案均受到波及。
文章呼吁国际社会立即进行干预,避免苏丹数百年历史和文化遗产因被忽视,从而遭受悲惨的损失。-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